問題詳情

6. 學生在考試之前,主觀估計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目標,稱為
(A)抱負水準
(B)努力水準
(C)評鑑水準
(D)成就水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31479
統計:A(9789),B(415),C(300),D(126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Hirschi影響個人順從社會的四個鍵

用户評論

【用戶】Sue Nicola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抱負水準乃指個人從事某種實際工作之前,主觀的估計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目標,這個目標僅代表一個人的願望,它可能高或低於個人實際的成就,以往成功的經驗會提高個人的抱負水準;相反的,失敗的經驗會降低個人的抱負水準。

【用戶】Cynthia Che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成就水準  是事實  學生成就是在哪一個程度抱負水準  是期望  學生希望自己能達到哪一個程度

【用戶】Shizuka Li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抱負=理想、願望

【用戶】Michelle Chi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  小新與大維在大學學測之後,分享彼此的抱負水準與實際成就之間的一致情形,小新表示自己是「負差」(negative discrepancy),而大維則說自己是「正差」(positivediscrepancy),試問「負差」與「正差」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小新的成就高於抱負;大維的成就低於抱負(B)小新的成就低於抱負;大維的成就高於抱負(C)小新的成就低於抱負;大維的成就低於抱負(D)小新的成就高於抱負;大維的成就高於抱負教甄►測驗與評量(統計)-新北市101學年度五校聯合自辦正式教師甄選試題#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