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以下敘述何者不正確?
(A)《史記》為紀傳體史書
(B)《史記》為通史,所記時間上自黃帝,下迄漢武帝
(C)《史記》之列傳以描寫人物為主,具有極高文學價值
(D)《史記》受辭賦影響,文字崇尚駢儷,深受後人喜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64854
書單:史書體例、史記的簡介、史記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漢書》受辭賦影響,文字崇尚駢儷,後世駢文家所宗尚《史記》散文化,被後世散文家奉為圭臬,尤其是唐宋明清的古文運動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史記》內容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以來至漢武帝時期以來的歷史,共分成〈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五個主題,加上最後的〈太史公自序〉又細分成一百三十個章節。歷代對《史記》的評註主要有三家,劉宋裴駰的《史記集解》,唐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這三家都是對史記的總結性評註。清梁玉繩的《史記志疑》是有清一代史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近代有日本學者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較為著名。當代有韓兆琦的《史記箋證》,以三家注和《史記會注考證》為基礎,是史記註釋最詳盡之作。

【用戶】Sig Ma Liu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史記~散文漢書~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