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知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繇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方孝孺〈豫讓論〉)本段文字旨在強調:士君子立身事主,應當有何作為?
(A)竭盡智謀,忠告善道
(B)垂光百世,照耀簡策
(C)捐軀殞命,眩世駭俗
(D)防患未然,扶危持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74527
統計:A(447),B(31),C(18),D(297),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士人君子要建立功名,侍奉主人,既然被稱作知己,那就應當竭盡智謀,誠懇地加以勸告,巧妙地加以開導,在禍患還未顯露時就消除它。在動亂發生之前保住社會的治安,使自己不受損害,主人沒有危險。活着是著名的忠臣,死後做高尚的鬼魂,流芳百世,照耀史冊,這纔是完美的士人。如果遇到知己,不能拯救危難於動亂之前,而在事情失敗之後纔去獻身自盡,沽名釣譽,迷惑世人,誇耀於社會,這在君子看來,都是不足取的。

【用戶】j1476735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防患未然,扶危持顛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知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 全而主安;1.君子事主,名知己=盡知謀,道忠告,銷患未形,保治未然,全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2.名臣,死做上鬼,垂光照耀百世與簡策,是美。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 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繇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3.遇知己,不扶危於未亂先,而才殞命於敗後=沽譽,眩世駭俗。君子不取。(方孝孺〈豫讓論〉)本段文字旨在強調:士君子立身事主,應當有何作為? (A)竭盡智謀,忠告善道 (對40% 。後面還有因這樣做可以造今什麼結果=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全主安)(B)垂光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