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主張知識和權力是一體的兩面,指出權力/知識(power/knowledge)現象,並說明在學校系統中權力如何使人服從的後現代學者是
(A)海德格(M. Heidegger)
(B)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C)傅科(Michel Foucault)
(D)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5533
統計:A(35),B(36),C(1011),D(1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德希達Derrida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李歐塔的後現代知識觀、後現代高等教育觀後,李歐塔對教育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項:(一)師生無主客體之分(二)教學注重師生對話(三)教師角色多元化(四)學生可自行吸取知識(五)師生關係趨向感情中性與專門性

【用戶】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李歐塔將後現代主義連結到知識和科技變遷產生的社會組織形式。李歐塔指出,後現代情境下,電腦的普及與尖端科技的變革衝擊著知識領域,使知識的二大功能 - 知識研究考察功能及傳播既定知識功能皆受到影響。因此,李歐塔認為,進入後現代社會後,知識的地位產生巨變,主要表現在以下諸方面:1.科學知識是一種論述科學知識都和語言脫離不了關係,如語音學、語言學、大眾傳播、電腦語言、電傳學等,知識的本質因而產生重大變化。科技大規模將知識輸入電腦,使知識成為可操作運用的資料。所有的知識皆須轉換成電腦語言,任何無法變成數字符碼而予以傳遞的知識,都有被淘汰之可能。2.知識商品化隨著電腦霸權的形成,知識由傳統藉心靈與智慧的訓練獲知的方式已經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符號化。後現代知識不再以知識本身為最高目的,知識逐漸商品化。3.知識即權力知識與權力結合,知識成為一種話語,一種壓迫、排斥、宰制的權力形式。是以,擁有資訊或科學知識者即擁有權力。

【用戶】Young17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傅柯(Foucault)為後現代主義學者1.權力:主要代表作《規訓與懲罰》2.傅柯(Foucault)稱現代社會為一「規訓社會」→「學校為一種規訓的場所」3.重視生活體驗,並對這種體驗充滿無限執著和迷戀4.主張權力不是既定的,也不屬於任何所有5.提出「權力即知識」(power is knowledge)現代主義之前,人們常說「知識即權力」(knowledge is power);但是傅科把這樣的邏輯關係顛倒過來,他認為:「權力即知識」(power is knowledge),有權力的人說的話便是知識。認為知識只是社會上少數有權勢的人運用身體力量或心靈力量,將他們對正義的理念強加於大多數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