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主張與主義的配對何者錯誤?
(A)課程即科目 =>永恆主義學科取向
(B)課程即目標 =>科技主義目標取向
(C)課程即課本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
(D)課程即研究假設 =>專業主義取向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53186
統計:A(1394),B(637),C(494),D(55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永恆主義(perennialism)主張、Stenhouse課程即研究假設、單學科,多學科,跨學科,超學科之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Bu Bu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課程即科目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B)課程即目標  =科技主義目標取向(C)課程即課本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 進行課程設計時以課本為依據(D)課程即研究假設 =專業主義取向:包括學校或教室中所有學習材料的統整,教師透過本身專業知能實施課程.http://blog.yam.com/febiyan/article/26338329

【用戶】黃小米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精粹主義:課程即科目2. 科技主義:課程即目標(課程設計)3. 經驗主義:課程即經驗4. 社會行為主義:課程即計畫5.專業主義取向:課程即研究假設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A)課程即科目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B)課程即目標  =>科技主義目標取向(C)課程即課本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 進行課程設計時以課本為依據(D)課程即研究.....

【用戶】yoyofan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精粹主義:課程即科目2. 科技主義:課程即目標(課程設計)3. 經驗主義:課程即經驗4. 社會行為主義:課程即計畫5.專業主義取向:課程即研究假設

【用戶】我愛阿摩,阿摩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A)課程即科目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B)課程即目標  =>科技主義目標取向(C)課程即課本  =>精粹主義學科取向: 進行課程設計時以課本為依據(D)課程即研究.....看完整詳解

【用戶】yoyofan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學術上的定義意識形態★★★★★★★★(...

【用戶】張純嘉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精粹主義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為教育哲學的型態之一,其同時根源於觀念主義與唯實主義,屬於較為傳統與保守的哲學。精粹主義於1930年代早期盛行於美國,略晚於進步主義,與永恆主義有同樣的目的,就是對進步主義教育的反動。精粹主義代表人物有柏格萊(William C. Bagley)、布立格(Thomas H. Briggs)、霍恩(Hernam Harell Horne)等人。(Allan C.Ornstein,2004)學校課程  根據精粹主義者的觀點,學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授基本知識:小學階段的讀寫算與中學階段的五個學術及基本科目──英文、數學、科學、歷史與外國語。而且學習是困難的工作,需要紀律配合:大多數的基本學科仍得靠直接的方法,如記憶與練習,才能學好。雖...

【用戶】張純嘉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精粹主義v.s永恆主義  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一致主張恢復基本學科為教育過程中心,強調心智的訓練,並且以教師為中心,但相異之處可歸類為以下四點(Allan C.Ornstein,2004;黃政傑,2000):永恆主義者注重古典學科,精粹主義者更願意納入現代學科。偉大的經典不只有永恆的真理,精粹主義者認為閱讀經典是因為經典有使我們適應現實的道理,吸收了某部份進步主義的觀點。精粹主義論者認為社會文化遺產中有精有蕪,而精緻的、具有真正的價值者,並不隨時間的消逝而湮滅,反而會因時間的久遠而愈能顯出其真切的意義來,那才有延續的意義。永恆主義者較重視高等教育問題,但精粹主義者較重視中、小學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