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選項中的「所以」,與蘇軾〈留侯論〉「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中的「所以」意義相同的是:①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歐陽脩〈縱囚論〉)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③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蘇軾〈教戰守策〉)④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⑤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讀孟嘗君傳〉)⑥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歐陽脩〈縱囚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4825
統計:A(602),B(175),C(298),D(8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段落翻譯、孟子.滕文公下、文學家出生之年代

用户評論

【用戶】Xiaolan Yu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①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歐陽脩〈縱囚論〉)用來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用來 ③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蘇軾〈教戰守策〉)用來 ④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表原因⑤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表原因⑥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歐陽脩〈縱囚論〉)因此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題目 : 蘇軾〈留侯論〉「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蘇軾《留侯論》原文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蘇軾《留侯論》翻譯 :「張良從橋上老人那裡得到兵書,這件事很奇怪。但是又怎麼知道不是秦時隱居的君子,特意出來考驗張良的呢 ? 看他『用來』隱約顯示自己的意思的,都是聖賢相互警戒的道理。而世人卻不明白,以為是鬼怪,這也太錯了啊 ! 」 ①⑥ 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乎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 ?(歐陽脩〈縱囚論〉)歐陽脩《縱囚...

【用戶】lupt0530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7樓的解說比台大教授還要清楚,真是我們的福氣,謝謝.

【用戶】吳育銓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何以(1)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2)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廉恥) 用來(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2)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縱囚論) 所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 因此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縱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