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ㄐㄧˊㄐㄧˊ」營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2442
統計:A(7630),B(296),C(54),D(107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Bandura(1977)提出以下四種自我效能的資訊來源、98南區班都拉社會學習論、社會學習論

用户評論

【用戶】Su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andura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theory)自我效能這個概念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 於1977年所定義提出,根據心理學的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他提出以自我調適為核心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認為增強無法引發人類的行為,除非透過認知過程產生期待。換言之,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一個人所具備的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的評估與解釋過程,而這個內在過程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念、信念與自我概念。由此發展出來的認知基模會調節個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關係,而外在環境反過來也會影響個人內心身處的思想與情感反應,於是Bandura將自我效能定義為:人們對自己組...

【用戶】Snail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人們在調整自己行為以符合社會情境要求的傾向上具有個別差異性。Snyder(1987)以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來說明一種常調整自我行為以符合社會情境要求的人格特質。

【用戶】葉雅雯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上述簡單整理)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定義為:人們對自己組織並執行必要行動方案以達成特定績效的一種能力判斷,並非是一種可擁有的技能,而是指個人能夠如何善用所擁有的技能的一種信念。

【用戶】Never Give Up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自我監控比較偏向外在的行為,調整外在行為以符合社會期待。自我效能比較偏向內在的判對、信念,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達成特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