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化學醬油中單氯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e-1,2-diol, 3-MCPD)主要是鹽酸和黃豆中的何種成分作用而產生?
(A)蛋白質
(B)油脂
(C)還原糖
(D)膳食纖維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HAHA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水解醬油使用的原料為脫脂黃豆,因脫脂黃豆仍殘存有微量的脂肪,這些殘存的三酸甘油酯,在鹽酸的加熱水解作用中,分解產生的甘油氫氧基會被鹽酸的氯原子所取代而形成3-單氯丙二醇(3-monochloro-1,2-propanodiol, 3-MCPD)。現行「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中,已訂定醬油及以醬油為主調製而成之調味製品,其3-MCPD限量為0.3 ppm。釀造醬油是在低溫狀態下,利用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微生物自然發酵,並透過麴菌的酵素來分解豆類蛋白質。因釀造醬油在製程中沒有加鹽酸促進蛋白質分解的步驟,因此不會產生3-MCPD。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製造化學醬油時需要用鹽酸將原料脫脂大豆中的蛋白質水解為胺基酸,此過程也會使油脂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又可進一步與鹽酸反應而被氯化產生「3-MCPD」。因此,化學醬油在製造過程中容易產生「3-MCPD」;而釀造醬油不經過此步驟,因此基本不會有「3-MCPD」產生。英國曾多次在進口的亞洲醬油製品中檢出超標「3-MCPD」。醬油為日常烹調食物的常用調味料,具有增加食物色香味的功能,醬油的主原料為黃豆蛋白,經由微生物發酵或加酸分解後,會被分解為小分子胺基酸、醛、酮或有機酸等呈味成份,豐富了醬油的美味。[5]由於發酵醬油的製程費時和所需成本較高,因此人們發明了加酸促進蛋白質分解的化學製造方法,提供了製造醬油的另一種選擇。但是化學方法分解蛋白質的製造過程卻容易產生可能對動物體致癌的「3-MCPD」,對人體的健康有潛在危險。[5]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製造化學醬油時需要用鹽酸將原料脫脂大豆中的蛋白質水解為胺基酸,此過程也會使油脂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又可進一步與鹽酸反應而被氯化產生「3-MCPD」。因此,化學醬油在製造過程中容易產生「3-MCPD」;而釀造醬油不經過此步驟,因此基本不會有「3-MCPD」產生。英國曾多次在進口的亞洲醬油製品中檢出超標「3-MCPD」。醬油為日常烹調食物的常用調味料,具有增加食物色香味的功能,醬油的主原料為黃豆蛋白,經由微生物發酵或加酸分解後,會被分解為小分子胺基酸、醛、酮或有機酸等呈味成份,豐富了醬油的美味。[5]由於發酵醬油的製程費時和所需成本較高,因此人們發明了加酸促進蛋白質分解的化學製造方法,提供了製造醬油的另一種選擇。但是化學方法分解蛋白質的製造過程卻容易產生可能對動物體致癌的「3-MCPD」,對人體的健康有潛在危險。[5]

【用戶】HAHA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水解醬油使用的原料為脫脂黃豆,因脫脂黃豆仍殘存有微量的脂肪,這些殘存的三酸甘油酯,在鹽酸的加熱水解作用中,分解產生的甘油氫氧基會被鹽酸的氯原子所取代而形成3-單氯丙二醇(3-monochloro-1,2-propanodiol, 3-MCPD)。現行「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中,已訂定醬油及以醬油為主調製而成之調味製品,其3-MCPD限量為0.3 ppm。釀造醬油是在低溫狀態下,利用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微生物自然發酵,並透過麴菌的酵素來分解豆類蛋白質。因釀造醬油在製程中沒有加鹽酸促進蛋白質分解的步驟,因此不會產生3-MC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