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奧蘇貝爾(D.P.Ausubel)將意義學習分為四類,其中說明某種新學習的敘述性教材與學習者固有的認知結構產生某種程度的關聯,稱為:
(A)抽象符號學習
(B)概念學習
(C)敘述學習
(D)發現學習。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76923
統計:A(12),B(426),C(441),D(114),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意義學習:當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自己的認知結構連結意義學習類型:(A)抽象符號學習(表徵學習):學習各種符號的意義,相對來說屬於機械學習的一端,但並不完全是任意的。表徵學習(B)概念學習:具有邏輯和心理的意義。兒童透過歸納,發現一列物體的關鍵屬性。(C)敘述學習:以句子形式來表述。所學習的句子與兒童認知結構中已有概念會建立聯繫。又分:上位關係-歸納下位關係-演繹組合關係-新命題新概念的學習(D)發現學習:學習內容以非定論方式給學生,要求學生先從事某些心理活動,涉及運用、問題解決、創造。詳細請參閱http://blog.xuite.net/ayubenz/blog/22035378

【用戶】王志宏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奧蘇貝爾等學者(Ausubel, Novak, & Hanesian, 1978)將有意義的學習分成下列四種:(1)表意的學習(representational learning)是學習者將個別抽象符號與外界事物連結、再用符號表達己意的學習;(2)概念學習(concept learning)是學習者以特定的名稱學習特定的事務或現象的學習,其中又包含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類化學習;(3)敘述性學習(propositional learning)指學習者將敘述性學習內容和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產生關聯的學習;(4)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是學習者透過自身對訊息的重整和原有的認知架構配合而產生新的認知架構,再經過認知重組,發現或歸納出知識結構的新的關係。 這四種學習會在個體的學習中發生,且互相影響,其必要是對個體的認知或成長發展具有意義的,才能內化為學習的一部份,個體再根據此部份的學習去學習更多的事物。

【用戶】藝幻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B47. 奧斯貝(David P.Ausubel)將意義學習分成抽象符號學習、概念學習、敘述性學習、和發現式學習四種,試問「將具有共同特徵的同類事物或現象以特有的名詞稱之」的學習稱為:((A)抽象符號學習(B)概念學習(C)敘述性學習(D)發現式學習)。教甄◆教育心理學- 95年 - 95桃園國小教師甄試#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