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3. 下列文句,意旨正確的選項是: 
(A)「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說明君子任重道遠,所以必須恢弘堅毅 
(B)「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孟子.公孫丑》)說明國君治國,當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C)「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大學》)說明揠苗助長的弊端 
(D)「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中庸》)說明持志更進,勤能補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452
統計:A(335),B(1278),C(121),D(8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語解釋、未雨綢繆、《詩經-衛風-碩人》

用户評論

【用戶】Sunnyday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一定要怎樣做,也沒有一定不要怎樣做,一切依從義理而行。」c俗話說:「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壞處,就如同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經長得很茁壯。」也就是因為自己心有所偏,則不得其正,見不到事實真相 d理人的途徑是勤於政事;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說起來,政事就像蘆葦一樣,完全取決於用什麼人。 

【用戶】胡凱婷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B 是未雨綢繆囉?

【用戶】弦斷楓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樓上~是的沒錯!

【用戶】Nika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D)以人來施政的法則,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種樹的法則,在使樹木快速生長,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盧一般快速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