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班杜拉將觀察學習分成四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
(A)動機階段
(B)再生階段
(C)保持階段
(D)注意階段。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7104
統計:A(1097),B(151),C(19),D(28),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伊踢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注意→保持→再生→動機

【用戶】Chen Mio Mio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相當重視個體學習時本身的自主性。因此,即使個體自己本身並未親身經歷行為後的懲罰或獎賞,單憑觀察所見別人行為表現帶來的獎懲後果,或是聽到別人對某中行為對錯的批評,他也會學到何時何地該表現何種行為。 (1)注意階段: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名義刺激),並了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功能刺激)。 (2)保持階段: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表徵性的心像(把楷模行動的樣子紀錄下來)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能用語言描述楷模的行為)。 (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 (4)機動階段: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Chen Mio Mio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相當重視個體學習時本身的自主性。因此,即使個體自己本身並未親身經歷行為後的懲罰或獎賞,單憑觀察所見別人行為表現帶來的獎懲後果,或是聽到別人對某中行為對錯的批評,他也會學到何時何地該表現何種行為。 (1)注意階段: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名義刺激),並了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功能刺激)。 (2)保持階段: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表徵性的心像(把楷模行動的樣子紀錄下來)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能用語言描述楷模的行為)。 (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 (4)機動階段: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Liz的心裡只有學習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班都拉(Bandura) 觀察學習的四階段歷程注意階段保持階段再生階段動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