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最大多數人最大的幸福」作為道德判準是何者的主張?
(A) 功利主義
(B) 功利思想
(C) 動機論
(D) 義務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4463
統計:A(11679),B(561),C(351),D(46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教育倫理學的兩難:、功利主義、道德哲學的派別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功利主義認為人應該做出能「達到最大善」的行為,所謂最大善的計算則必須依靠此行為所涉及的每個個體之苦樂感覺的總和,其中每個個體都被視為具相同份量,且快樂與痛苦是能夠換算的,痛苦僅是「負的快樂」。不同於一般的倫理學說,功利主義不考慮一個人行為的動機與手段,僅考慮一個行為的結果對最大快樂值的影響。能增加最大快樂值的即是善;反之即為惡。邊沁和米爾都認為:人類的行為完全以快樂和痛苦為動機。米爾認為:人類行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對幸福的促進就成為判斷人的一切行為的標準。

【用戶】張艾莉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那請問功利思想是?? 還是純粹來亂的?? 哈

【用戶】Peter Jay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英國學者 「邊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