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李清照在《詞論》一文中通過對先前各家的評價,闡述了優秀詞作的標準。節選文字如下:

以下選項針對此評論內容的分析說明,何者有誤?
(A)柳永在詞聲調格律的詞體轉變上有所成就,且用語典雅,具有文士風格
(B)晏、歐、蘇三人才學甚高,填詞為小技,但有以詩為詞之病
(C)王安石、曾鞏的詞作,以西漢雄健嚴密文風填詞,只怕會讓人笑倒
(D)李清照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説,強調了詞與詩的分野,填詞協音律是必要的。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2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Lin Dorcas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休息生養了百餘年,才有柳屯田柳永,變樂府舊聲為新聲,有《樂章集》傳世,確立了他在宋詞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詞雖然非常適合於音律,但詞句卻俗不可耐。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到了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這些人,他們學究天人,填這些小歌詞,應該就像是拿著葫蘆做的瓢去大海裡取水一樣容易,但是全都是不可再會雕飾的詩罷了,而作為詞又往往不協音律。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鞏),他們的文章有西漢時風格,但如果他們作詞,只怕會讓人笑倒,因為這樣的詞讀不下去。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詞別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卻不多。資料整理自:https://pijh50156.pixnet.net/blog/post/447474128-詞曲選%28二%29─李清照%E3%80%88詞論〉

【用戶】Lin Dorcas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休息生養了百餘年,才有柳屯田柳永,變樂府舊聲為新聲,有《樂章集》傳世,確立了他在宋詞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詞雖然非常適合於音律,但詞句卻俗不可耐。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到了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這些人,他們學究天人,填這些小歌詞,應該就像是拿著葫蘆做的瓢去大海裡取水一樣容易,但是全都是不可再會雕飾的詩罷了,而作為詞又往往不協音律。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鞏),他們的文章有西漢時風格,但如果他們作詞,只怕會讓人笑倒,因為這樣的詞讀不下去。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詞別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卻不多。資料整理自:https://pijh50156.pixnet.net/blog/post/447474128-詞曲選%28二%29─李清照%E3%80%88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