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2.看到學生「上額寬闊,鼻子端正」就覺得他有出息,因此倍加栽培,是屬於:
(A)比馬龍效應
(B)自驗預言
(C)自我實現
(D)偏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00355
統計:A(1060),B(278),C(13),D(54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各種效度的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偏見(英文prejudice,源自「prejudge」,預先判斷)指的是不給別人以公正的考查便貿然作出判斷。這種判斷沒有任何證據,只憑先入為主的成見而然。原因是懷持偏見的人所見的不是個人而是群體。這些人看來,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地區內的成員都「一律相同」,具有共同的特徵、性格和習慣。懷持偏見的人往往拚命維護自己的偏見;即使事實證明他錯了,他仍會堅持下去。《今日心理學》雜誌指出,懷持偏見的人「喜歡留意和記憶『某』人的行動與他所定的形像相符之處,但卻拒絶與該形像相反的證據。」[1]

【用戶】Keep Happy Mo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想的不夠仔細!

【用戶】莊淽媃~謝謝阿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張老師知道大雄的父親具有博士學位,就認定他是可造之才,於是加倍栽培他,這是一種(A)偏見(B)自我實現(C)比馬龍效應(D)漣漪效應。答案是C 官方疑義:一、偏見(prejudice)係指一種缺乏客觀根據、固定的先入為主的觀念與態度。在社會心理學中偏見多指否定性、拒斥性的態度。二、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亦稱為教師期望原理。教師的預期會產生自驗預言,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差別的態度將影響學生自尊自信,結果形成學生的自驗預言。教師對學生有意無意間會產生一些期望,這些期望的產生可能因教師本身的經驗學識或偏見,而有好或壞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