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作者與捲簾人對於風雨中「海棠」的關注,敘述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作者比捲簾人憂心
(B)捲簾人比作者憂心
(C)作者與捲簾人都很憂心
(D)作者與捲簾人都不憂心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66422
統計:A(9924),B(607),C(753),D(17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用户評論

【用戶】Ghuang Ya Yi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李清照的〈如夢令〉在學界存有兩種解釋<一是捲簾人解釋為“侍女”~參看1F所解>(^o^)另一將捲簾人解釋為“丈夫”:「丈夫對妻子說海棠依舊,隱喻說妻子容顏依然嬌好;而妻子卻說,不見得吧,應該是『綠肥紅瘦』~葉茂花殘~怕青春即將消逝了。『知否』的疊句,更是點出妻子的心事不為丈夫所知。  故作者(妻子)比捲簾人(丈夫)憂心 

【用戶】♪ ♬ ヾ(´︶`♡)ノ

【年級】

【評論內容】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它寫的是春夜裏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捲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作者想:「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

【用戶】Tsay Peyshan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李清照這首小令以簡樸字句、情節來串結,用敘述、對話體的方式來交待來龍去脈,宛若電影畫面般將鏡頭從遠拉近。首先描述一夜不停息的風雨,纖細的女子憂心戶外綻放的海棠不能入睡,只能藉酒消愁,賴以排遣。一覺醒來,擁衾未起,詢問啟戶捲簾的侍女,粗心的女侍往外望,漠然回道:「都一樣啊。」女主人聽了,嘆息不已:「你難道不知道嗎?那紅的變少,綠的見多嗎?」李清照以其纖細的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的變化,見著了一夜風雨,不由自主便興起詞人惜春、惜花的愁懷。〈如夢令〉整闋詞表面上似乎只是平鋪直述海棠花的凋零,其實女詞人從中更想吐露的是閨中少女對於青春流逝的焦慮與憂愁,因此以「綠肥紅瘦」來比擬對春天的留戀。

【用戶】星期三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作者說這麼多就說要表達 綠肥紅瘦 的【紅瘦】:說女生青春流逝。比較捲簾人跟作者的話:捲簾人:都一樣作者:紅瘦

【用戶】Ghuang Ya Yi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李清照的〈如夢令〉在學界存有兩種解釋<一是捲簾人解釋為“侍女”~參看1F所解>(^o^)另一將捲簾人解釋為“丈夫”:「丈夫對妻子說海棠依舊,隱喻說妻子容顏依然嬌.....看完整詳解

【用戶】♪ ♬ ヾ(´︶`♡)ノ

【年級】

【評論內容】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它寫的是春夜裏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捲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作者想:「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

【用戶】星期三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作者說這麼多就說要表達 綠肥紅瘦 的【紅瘦】:說女生青春流逝。比較捲簾人跟作者的話:捲簾人:都一樣作者:紅瘦

【用戶】Ghuang Ya Yi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李清照的〈如夢令〉在學界存有兩種解釋<一是捲簾人解釋為“侍女”~參看1F所解>(^o^)另一將捲簾人解釋為“丈夫”:「丈夫對妻子說海棠依舊,隱喻說妻子容顏依然嬌.....看完整詳解

【用戶】陳韋誠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捲簾人:意見那麼多是不會自己看  問我幹嘛

【用戶】Neil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海棠:中國人對一些植物的俗稱方式。

【用戶】AMY

【年級】

【評論內容】捲簾人說海棠依舊,李清照回說妳知道嗎你知道嗎?應該是花已凋謝綠葉依舊才對!加上一開始沒問捲簾人直接告訴他海棠依舊所以是平時就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