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在建築界最受注意的古代哲學,還是《□□》。臺南工學院的金長銘教授時常在課堂中引用《□□》解釋當時所流行的密斯.凡得羅的建築。□□所倡導的無,固然可以解釋為空間,但尚不足以顯示其深度。密斯的建築為簡單的六面體,使用柱樑鋼構,其內部則以彈性使用為原則,儘量減少固定隔間,這可說是西洋建築最簡化的一種形態。」下列選項可填入上文空缺處的是: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27723
統計:A(13),B(294),C(83),D(14),E(0)

用户評論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7 下列關於諸子百家的敘述,完全正確的是: (A)荀子主「性惡」、重法術,為儒家集大成者 (B)道家「貴儉」、「非命」,法家「重法」、「重勢」 (C)老子強調「守柔」、「無為」,莊子追求「齊物」、「逍遙」 (D)儒家主張「愛無等差」,故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1 年 - 101年 地方五等 一般行政#9380答案:C 難度:適中【題組】24.依本文推斷,其哲學思想最接近何家?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3 年 - 103年關務特考五等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15668答案:B 難度:適中【題組】25.承上題,下列文句所表現的思想態度,何者與上文最接近? (A)天下兼相愛則治,交...

【用戶】Vit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關鍵是 無

【用戶】sunnyhouselov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荀子主「性惡」、重法術,非為儒家集大成者 (B)墨家「貴儉」、「非命」,法家「重法」、「重勢」 (C)老子強調「守柔」、「無為」,莊子追求「齊物」、「逍遙」 (D)儒家主張「因材施教 」,故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用戶】Vit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關鍵是 無

【用戶】sunnyhouselov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荀子主「性惡」、重法術,非為儒家集大成者 (B)墨家「貴儉」、「非命」,法家「重法」、「重勢」 (C)老子強調「守柔」、「無為」,莊子追求「齊物」、「逍遙」 (D)儒家主張「因材施教 」,故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用戶】doris hsu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傳說有這麼一件趣事:1946年,梁思成作為聯合國總部建築選址委員會的中國代表,在美國拜訪賴特。賴特問:"你到美國來的目的是什麼?"梁答:"是來學習建築理論的。"賴特揮手說:"回去!最好的建築理論在中國。"接著背誦了《老子》第十一章的一段話:"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並把《老子》關於"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這段話譽為"最好的建築理論",並作為校訓,寫在他創辦的校園牆壁上。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Lmx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