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吉爾福德(Guilford)的智力結構論將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列為智力的三個向度之一
(B)皮亞傑(Piaget)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的認知結構都是「領域特定的」(domain-specific)
(C)皮亞傑(Piaget)認為處於前運思期的孩子已有物體恆存的概念
(D)維果茨基(Vygotsky)提出「鷹架」(scaffolding)這個名詞與概念,只強調大人(或專家)對小孩(或生手)的協助。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63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馬小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y Motor Stage,0-2歲):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性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其基模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s Stage ,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與守恆的道理。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s Stage,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