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透過理解的方法,去剖析行動者如何對所處情境賦予意義
(A)和諧理論
(B)衝突理論
(C)解釋理論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1865
統計:A(1070),B(228),C(10658),D(106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社學學派

用户評論

【用戶】Wen Hua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一、和諧理論學派(或可稱之結構功能理論)(一)主要特徵1.結構與功能:社會為一巨大的結構,之下有許多部門;不同的部門有其特殊的功能,亦即對社會整體有獨特的貢獻2.整合:各部門之間會互相影響,所形成之和諧與團結會維持整個社會體系之生存3.穩定:重視社會的穩定性,不贊成激烈的改革、變化;社會變遷是存在的,但主張和緩的變化4.共識:強調各部門、成員之間在知覺、情感、價值、與信念是否一致,是否和諧(二)代表人物1.涂爾幹(E. Durkheim)(1)為最早利用結構功能模式研究教育社會學之學者。(2)教育目的在於使個人社會化,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份子,並力求社會中各組成份子達成和諧的狀態(具備共同的觀念、態度、與行為)。(3)教育...

【用戶】板丟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D+1

【用戶】阿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咪吐....

【用戶】Fighti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最佳解!Wen Hua 高一下 (2010/07/16 09:53) 229一、和諧理論學派(或可稱之結構功能理論)(一)主要特徵1.結構與功能:社會為一巨大的結構,之下有許多部門;不同的部門有其特殊的功能,亦即對社會整體有獨特的貢獻2.整合:各部門之間會互相影響,所形成之和諧與團結會維持整個社會體系之生存3.穩定:重視社會的穩定性,不贊成激烈的改革、變化;社會變遷是存在的,但主張和緩的變化4.共識:強調各部門、成員之間在知覺、情感、價值、與信念是否一致,是否和諧(二)代表人物1.涂爾幹(E. Durkheim)(1)為最早利用結構功能模式研究教育社會學之學者。(2)教育目的在於使個人社會化,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份子,並力求社會中各組成份子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