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當增加貨幣供給也無法再使利率降低的情況,稱為:


(A)貨幣寬鬆陷阱
(B)僵固性陷阱
(C)低利率陷阱
(D)流動性陷阱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48663
統計:A(11),B(21),C(3),D(14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經濟--->個經-----供給與需求

用户評論

【用戶】C_K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貨幣供給增加,利率無法降低=LM為水平線...

【用戶】C_K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貨幣供給增加,利率無法降低=LM為水平線...

【用戶】想念日本的蔥抓餅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依據凱因斯的假設,民眾的儲蓄管道若只有債券一種方式,也就是只能選擇持有貨幣或是購買並持有債券,一旦當市場利率降低到一定水準,與利率呈反向關係的債券價格將高至一定水準,大眾將預期利率只可能上升,不太可能再下降,而債券價格也將只會下跌,不太可能再上升,因此為了防止持有債券可能遭受到價格大跌的損害,會將債券全數出售,將所有資產以貨幣的方式持有,貨幣需求至此將趨於無窮大,此時就發生了流動性陷阱。央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機制,本是透過放出較多的貨幣,讓市場上資金寬鬆,利率進而下跌,以鼓勵投資改善經濟環境,但在流動性陷阱下,利率已經低到一定的極限(例如近乎於0),此時擴張性貨幣政策所增加的貨幣供給,將無法再進一步降低利率,全都會被民眾以貨幣的方式吸收持有,不會用以購買債券,更不會用以投資,此時流動性陷阱下,貨幣政策就宣告完全無效。http://master.get.com.tw/ED/DictionaryDetail.aspx?iDT=13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