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閱讀下文,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曾提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看到「桑、竹之屬」。竹子成為生活日常的原料起源甚早,宋代蘇軾曾在〈記嶺南行〉提到:「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尤其竹子在生長季節中,五到十一週就能長大成材,對於當時經濟不寬裕的百姓來說,竹製品是最能消費得起的商品。例如,王禹偁在〈黃岡竹樓記〉提到:黃岡地區的房子以竹片削製成瓦形以代替陶瓦,以其「價廉而工省」著稱。由此可知,竹子是當時常用的資材,並且融入古代庶民生活。
(A)「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看到『桑、竹之屬』」說明漁人只認得桑竹這兩種植物
(B)「一日不可無此君」原因是竹有竹節,象徵君子氣節
(C)「黃岡地區的房子以竹片削製成瓦形以代替陶瓦」顯示當時房屋建材使用竹瓦是出於時尚的原因
(D)「竹子是當時常用的資材,並且已融入古代庶民生活」說明竹子在古代被當作民生用途,是常見的應用材料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3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Oliver Li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看到『桑、竹之屬』 」說明漁人只認得桑竹這兩種植物(桑樹、竹林之類的)(B)「一日不可無此君」原因是竹有竹節,象徵君子氣節 (這句原意是怎麼可以一天沒有他呢?應該是竹子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