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一本道教史的書提到某位道士:「從政統修煉神仙丹道的途徑,吸收佛教禪宗修養的長處,建立丹道修煉的中心體系,對提升道教的價值,以及道教思想流傳民間,貢獻不少」。請問這是只下列哪一位道士?
(A)寇謙之
(B)葛洪
(C)呂洞賓
(D)王重陽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66102
統計:A(65),B(114),C(220),D(1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寇謙之、葛洪、呂洞賓生平

用户評論

【用戶】Chihyi W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葛洪(284年-363年),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晉朝時代的醫學家、博物學家和製藥化學家,煉丹術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國哲學史、醫藥學史以及科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他一生的主要活動是從事煉丹和醫學,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論家,又是一位從事煉丹和醫療活動的醫學家。葛洪敢於「疑古」,反對「貴遠賤今」,強調創新,認為「古書雖多,未必盡善」,並在實際的行醫、煉丹活動中,堅持貫徹重視實驗的思想,這對於他在醫學上的貢獻是十分重要的。葛洪閱讀大量醫書,並注重分析與研究,在行醫實踐中,總結治療心得並搜集民間醫療經驗,以此為基礎,完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由於卷帙浩繁,難於攜...

【用戶】Ding-yang Che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所以干呂洞賓啥事啊?

【用戶】李涵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引自指南宮http://www.chih-nan-temple.org/luzw_life.php 呂洞賓作為「對後來道教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在台灣南懷瑾先生著《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中,給予很高評價:「晚唐以後,有呂純陽真人,忽自崛起於道教之間,卓然特立,歷宋、元、明、清千餘年而至現代,幾如太上老君的副業。自元朝以來,又被尊封為「孚佑帝君」,其聲望之隆,震撼中外,可謂唐代新興道教的革命神仙,殊非張道陵、寇謙子、葛洪、陶弘景等先知所及」。「總之,呂純陽新興道教的宗旨與傳統,是以直接上承東漢時代正統道家魏伯陽的丹法為道統,大有擺脫道教的宗教形式而別具風格。若從純粹的道家立場而言,以其比擬佛教禪宗派的大師,如百丈、馬祖、黃檗、臨濟師徒,並無遜色。由秦漢以來,迄于晚唐的道教,一向皆在魚龍混雜、支離破碎的狀態中。自呂純陽以後,正統道家與道教,忽自別有一番面目。因此產生宋、元以後,道教各宗的道派與丹法,猶如禪宗在晚唐以後,興起五家宗派的盛況,實在皆由呂純陽新興道教而開始」。因此,呂祖確是宋金以來新興道教的思想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