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10 題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9-10 題。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  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甲)若晉取虞,(乙)民不和,神不享矣(丙)將在德矣,(丁)神所馮依,(戊)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於王。故書曰:「晉人執虞公。」罪虞公,且言易也。(《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題組】9.引文第三段反黑畫線處,甲、乙、丙、丁、戊的正確順序是:
(A)甲戊丁丙乙
(B)乙丁丙甲戊
(C)丙乙丁甲戊
(D)丁甲乙丙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3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Vali Che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摘自: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1566/prose_translations/4109譯文:晉侯又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外圍,虢國滅亡了,虞國也一定跟着滅亡。晉國的這種貪心不能讓它開個頭。這支侵略別人的軍隊不可輕視。一次借路已經過分了,怎麼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話說‘面頰和牙牀骨互相依着,嘴脣沒了,牙齒就會寒冷’,就如同虞、虢兩國互相依存的關係啊。”(題目省略的部分)虞公說:“晉國,與我國同宗,難道會加害我們嗎?”宮之奇回答說:“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長子和次子,泰伯不聽從父命,因此不讓他繼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執掌國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勞,因功受封的典策還在主持盟會之官的手中。現在虢國都要滅掉,對虞國還愛什麼呢?再說晉獻公愛虞,能比桓莊之族更親密嗎?桓、莊這兩個家族有什麼罪過?可晉獻公把他們殺害了,還不是因爲近親對自己有威脅,才這樣做的嗎?近親的勢力威脅到自己,還要加害於他們,更何況對一個國家呢?”虞公說:“我的祭品豐盛清潔,神必然保佑我。”宮之奇回答說:“我聽說,鬼神不是隨便親近某人的,而是依從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裏說:‘上天對於人沒有親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說:‘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說:‘人們拿來祭祀的東西都是相同的,但是隻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纔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來,【沒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靈也就不享用了。神靈所憑依的,就在於德行了。如果晉國消滅虞國,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獻給神靈,神靈難道會吐出來嗎?”】虞公不聽從宮之奇的勸阻,答應了晉國使者借路的要求。宮之奇帶着全族的人離開了虞國。他說:“虞國的滅亡,不要等到歲終祭祀的時候了。晉國只需這一次行動,不必再出兵了。”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晉滅掉虢國,虢公醜逃到東周的都城。晉軍回師途中安營駐紮在虞國,乘機突然發動進攻,滅掉了虞國,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爲秦穆姬的陪嫁隨從。然而仍繼續祭祀虞國的祖先,並且把虞國的貢物仍歸於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記載說“晉國人捉住了虞公。”這是歸罪於虞公,並且說事情進行得很容易。

【用戶】皇冠會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翻譯:沒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靈也就不享用了。神靈所憑依的,就在於德行了。如果晉國消滅虞國,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獻給神靈,神靈難道會吐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