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昔晉平公令官為鐘,鐘成,而示師曠。師曠曰:「鐘音不調。」平公曰:「寡人以示工,工皆以為調。而以為不調,何也?」師曠曰:「使後世無知音者則已,若有知音者,必知鐘之不調。」(《淮南子‧脩務》) 關於上文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晉平公察覺自己不審音準因而詢問師曠
(B)晉平公對師曠的信任度遠高於其他樂工
(C)師曠認為後世已不可能再有知音者出現
(D)師曠自認對音準判斷比其他樂工更精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3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凡安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從前晉平公命令樂官製作一口鐘,鐘製成以後拿給師曠鑑定。

【用戶】凡安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從前晉平公命令樂官製作一口鐘,鐘製成以後拿給師曠鑑定。

【用戶】yamoler Teac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師曠是晉國的盲人樂師。他非常善於辨別音律...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師曠是晉國的盲人樂師。他非常善於辨別音律...

【用戶】凡安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從前晉平公命令樂官製作一口鐘,鐘製成以後拿給師曠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