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學生:「有時我感到很不好過」。老師:「你可不可以說的更詳細些?比方最近一次的感覺是在何時出現?」以上的對話,老師使用何種技巧?
(A)具體化
(B)同理心
(C)解釋
(D)立即性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88979
統計:A(7703),B(239),C(465),D(25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諮商員具體晤談方法、運輸系統管理、W. doyle的班級生態系統觀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具體化  諮商員以適當的詞句,引導當事人針對特定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索,或討論其所表達之經驗、行為或感覺,是為具體化技術。換言之,具體化,就是使敘述能涉及「人」、「地」、「時」、「事」、「物」等層面,使晤談從一種模糊不清的狀態趨於特定而明確,或使廣泛沒有方向的晤談,變得較窄化而有方向,而導致對問題的真正了解。例如「我覺得人生很乏味」即為一模糊的敘述,諮商員若使用具體化技術加以詢問:「發生了什麼事,讓你覺得人生乏味?」,當事人可能會回答:「女朋友要求分手,而工作也做不好,又被老板K,人生這樣還有什麼意義?」而使得問題更明確。  因此諮商員與當事人互動時,用詞應盡量具體,才能使當事人在探索自我...

【用戶】2018已正取新北市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為什麼不能選D?老師馬上回應他這樣不是立即性?

【用戶】李名哲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立即性:在諮商過程中,諮商師/老師發現諮商關係之間的變化,有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諮商歷程時,諮商師/老師將其感覺到的變化跟個案分享,以開放的角度跟個案討論。 使用時機:1.個案有異樣口語或非口語表現。2.諮商情境陷入沉默時。3.諮商師/老師與個案間的關係產生微妙變化時。4.諮商師/老師與個案有不同的談話、處事風格。5.諮商師/老師與個案覺得關係,「卡住」或偏離焦點時。6.當事人拒絕諮商、或質疑諮商的功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