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3.「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這段文字,旨在強調:
(A)攻城所需之先期準備工作,浩繁而且耗時,但若未完備即進攻,易折兵而不易克敵
(B)攻城之一方準備軍械、戰車等所需的時間,與守城之一方修葺城垣等準備所需之時間相當
(C)攻城之一方,若主帥猶豫不決,導致圍城耗時過久者,必敗
(D)攻城殊為不易,須講求提振士氣之法,始能成功。故將帥須以堅決之意志下達號令,而士卒能如蟻群一般跟隨而上,方能克敵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25
統計:A(220),B(15),C(43),D(39),E(0)

用户評論

【用戶】iiiloveyo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戰爭的法則,是以保全國家完整為上策。國家受到損傷,雖然戰勝也差了些。因此百戰百勝還稱不上是高明,能夠不必打仗而降服敵人,才稱的上高明。最高明的戰略是以計謀取勝敵人,其次是用外交的方式,使敵人屈服;再其次就是用強大的軍力,使敵人屈服;最下策就是攻擊敵人的城池堡壘。攻城的士兵像螞蟻一樣,爬到城牆上攻城,死傷達三分之一,而城池仍攻不下來,那真是攻城中最悲慘的災禍。所以,善於用兵的將領,使敵人屈服不是靠交戰,攻佔敵人的城池不是靠強攻,毀滅敵人的國家更不是靠久戰,一定要用全勝的戰略爭勝天下,才不會使自己的軍隊疲憊受挫,又能取得圓滿的勝利,這就是以謀略勝敵的法則。 用兵的原則是,擁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四面包圍,殲滅敵人;擁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可集中力量攻擊;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可分兵從正面及側面攻擊。敵我雙方兵力相當,則全力以赴,亦可得勝。如果兵力少於敵人,則暫時堅守,採防禦姿態;如果雙方差距太大,則避免決戰,伺機而動。所以,弱小的軍隊如果一昧堅持硬拼,就勢必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