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教育的基礎理論是:
(A)史代納(R. Steiner)的靈性科學
(B)杜威(J. Dewey)的進步主義
(C)蒙特梭利(D. M. Montessori)的敏感期理論
(D)福祿貝爾(F. Froebel)的神秘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6963
統計:A(7975),B(924),C(331),D(185),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課程模式-華得福、華德福起源、華德福-Steiner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 華德福 (Waldorf)教育的起源1919年,許多深思的人開始懷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否能夠解決當時的文化困境及因應社會遽變,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斯徒加特 (Stuggart 德國工業城)的工業家邀請哲學家兼科學家的史代納(rudolfSteiner) 先生協助建立一所學校,並約聘一群老師開始籌備課程。這所學校原是那位工業家為華德福(Waldorf)工廠員工子弟所建立的學校,因此稱之為『華德福學校』,後來成為全世界六百多所華德福學校 (Waldorf School又稱Steiner School)之母。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年)奧大利人,哲學家。以人類學、發展心理學及生理學為基礎創立了『人智學』(Anthroposophy),史代納教育便是植基於人智學上,主張以人為出發的教育,注重其全面發展,主張《教育為藝術》、《教育透過藝術》,幫助兒童、青少年『發現自我』以『完成自我』。

【用戶】楊雅婷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人智學-對人及心靈的探索

【用戶】金昱綾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沒看到靈性科學......眼著..... 

【用戶】陳子昂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人是靈長類,因此有靈性,而生為人身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此「人智→靈性→華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