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倫理學直接影響道德教育的立場,那一個哲學派別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崇高而永恆的道德與義務心?
(A)存在主義
(B)理想主義
(C)實驗主義
(D)實在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56903
統計:A(732),B(6623),C(113),D(261),E(0)

用户評論

【用戶】Vincent Hsiao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代表學者:Plato.Augustein.Kant.Bergson教育目的:重視人類完美心靈與理性培育,而具亦主張要教學如何運用知識,並兼重自我實現的個人目的與培養民主精神的社會目的

【用戶】黃逸齊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Kant 是義務論、批判主義,而不是理想主義喔。

【用戶】Hsu Shu Y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陳嘉陽在上冊p.143的理想主義理有提到Kant,不過Kant的道德哲學和理想主義的倫理學還是有點不同。 理想主義認為:倫理標準是永恆而普遍的,不但重視尋求真理,且尋求完美的道德品格。Kant的道德哲學(實踐理性批判):沒有絕對的善,善的形式不受經驗的制約,故不能從行為的結果獲得,而是要在行為實踐的內在價值中尋找(重動機)。 兩者類似的地方在於重視高尚品格的養成。不過理想主義的重點在於「達到完美的道德品格」,Kant則認為「道德必須是出自『義務良心』的行為」。 若有誤解請高手再提出指導喔~感謝~

【用戶】t332101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康德雖然有說到"義務",但並不是理想主義。個人認為題目的關鍵詞是"崇高而永恆的道德"對非理想主義的人而言,道德是可變的,而非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