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者不是斯巴達教育的特色:
(A)子女教育
(B)勇敢機警
(C)崇尚理性
(D)重體能操練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19163
統計:A(2061),B(321),C(11610),D(18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斯巴達VS雅典、批判教育哲學、斯巴達教育

用户評論

【用戶】Tom Chiu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斯巴達式教育:斯巴達地處偏遠山區,為了謀生及防衛需要身強體壯的公民和戰士,再加上淵源流長的奧林匹克競賽就在斯巴達舉行,所以斯巴達對兒童的教育以體能教育為主。斯巴達的兒童7歲便得進駐兵營接受教育,30歲才可返家。斯巴達教育的內容包括訓練身體和體魄,教導戰爭技巧,目的在於培養戰士及優秀運動家。太過強調體能教育的缺失是,很多斯巴達人在30歲返家時無法認字唸書。此外,斯巴達的教師管教兒童採權威式的體罰責打教育,兒童並不認同如此管教方式,往往引起反彈及不滿。

【用戶】Lou wei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同意11樓但是我覺得改成 "女子教育"  會比較好

【用戶】陳民峰 (上了!)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背景1. 早期斯巴達是詩歌城邦,並在曾多次在奧林匹克運動會(720~576 B.C.期間)拿到超過半數的優勝席次。2. 後與 美森尼亞人 作生死戰,戰詩瀰漫整個城邦,好戰激情氣氛濃厚3. 得勝後,近萬人的斯巴達人為了控制25萬人的農奴,不得不承為軍人增加武力里克爾格斯1. 斯巴達二王之一之子2. 年輕時曾廣遊世界 (希臘人認為停滯是奴隸象徵)3. 藉神命治理城邦4. 為斯巴達城邦最主要立法者里克爾格斯思想1. 強調集體意志2. 否定家庭功能 (助長個人興趣、造成財富不均、培養生活淫蕩)3. 壓抑個性,壓抑文學與藝文活動4. 不贊同體育教育,講求軍技實用訓練 (導致後期斯巴達在奧林匹克運動會近乎無名)5. "沉默是金"原典故來源,...

【用戶】Ellen Yi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都同意打人了...有什麼好理性溝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