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在記憶一串數字時,經提醒後,幼兒才知道使用覆誦(rehearsal)策略,並因此增進了記憶表現。下列何者最適合說明此現象?
(A)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
(B)水平參差(horizontal décalage)
(C)產生性缺陷(production deficiency)
(D)使用性缺陷(utilization deficiency)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2646
統計:A(49),B(16),C(95),D(84),E(0)

用户評論

【用戶】rosakao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生產性缺陷」Production Deficiency是與「可用性缺陷」(Availability Deficiency)相對的名詞,是指兒童不知在「何時」使用學習策略。心理學家傅來福(J.H. Flavell)在一系列有關學習策略的研究中,發現兒童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有生產性缺陷,即是兒童可能已學到某種學習策略,但卻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可以恰當的把該學習策略拿來使用。依照傅來福的說法,兒童不知何時使用學習策略的原因,是在於他們的後設認知不足。因此教學者可以透過加強兒童的後設認知(尤其是工作知識及策略知識)來改善其生產性缺陷。可用性缺陷(Availability Deficiency)可用性缺陷與生產性缺陷,是指學習者在學習策略的發展上所遇到的困境。   由學習策略的研究看,學習者...

【用戶】m110041017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這題有人會嗎

【用戶】105桃園正式老師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可用性缺陷:不知如何用產出性知識:不知何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