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8 關於自我意識情緒(self-conscious emotion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涉及自我感的增強或受損 (B)直到孩子 3 歲之後才會出現(C)屬於基本情緒的一種 (D)只出現在與他

【評論內容】看起來自我意識的發展好像就是紅點測驗:18-24個月的小孩會發現鏡子裡的紅點是自己臉上的,代表開始有自我意識,不過是當前自我。四五歲是擴延自我

【評論主題】38 Mowrer的兩因子模式可解釋特定對象畏懼症的行為病因。此兩因子模式是由那兩個因子構成的?(A)古典制約、工具制約(B)古典制約、模仿學習(C)工具制約、模仿學習(D)模仿學習、認知制約

【評論內容】學習理論  創傷研究的概念基礎以學習理論為主,透過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和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兩種機制,提供瞭解創傷的理論架構。  古典制約模式對創傷的主要看法,是一個高壓力事件的發生(UCS),導致壓力和其他反應的產生(UCR)。然後和創傷事件有關的刺激或線索(CS)會透過學習,引發一些類似暴露於創傷情況下的焦慮和害怕(CR)接下來即便沒有發生進一步的創傷,還是有可能會出現與創傷有關的行為和症狀(例如,侵入性的想法與意象、與恐懼有關的生理變化、攻擊、過度警覺,或是有問題的人際行為等)。從這個機制來看,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創傷反應會擴散到日常生活的其他部分。而這個創傷與學習理論的基...

【評論主題】36 下列有關震顫性譫妄(delirium tremens,DTs)的敘述,何者錯誤?(A)可能會出現視幻覺和妄想症狀(B)可能會出現觸幻覺(C)可能會出現高燒及思緒混亂(D)常在大量酒精使用後出現

【評論內容】

當長期喝酒的人突然戒酒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酒精戒斷症候群。精神科醫師陳紹祖表示,嚴重的酒精戒斷症候群可能會出現震顫性譫妄的症狀,這種症狀是非常嚴重的症狀,患者可能會出現意識模糊、睡不著、高血壓、心情激躁不安、定向感發生異常、發燒、心悸、腹瀉等症狀,症狀嚴重時只能使用藥物來抑制中樞神經。

陳醫師指出,症狀往往會突然發生,令人防不勝防,不過大多數情況都是在戒酒後二至三天內發生,到了四、五天時可能會達到最嚴重的程度,尤其是夜間會比白天還要來的嚴重。

【評論主題】29 一名10歲孩童,最近生活上出現強烈的暴躁情緒、失眠、每天疲累不堪,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價值、思考能力減退,又有輕生的念頭,這些現象已經持續三週以上,他最有可能是:(A)廣泛性焦慮症(B)低落性情感

【評論內容】

兒童憂鬱症症狀雖與成人憂鬱症雷同,但仍有兒童的特色,包括情緒、認知、動機和生理方面的症狀。情緒方面可能有悲傷心情、生氣或易怒

、對生活失去樂趣、哭泣、失去幽默感、覺得不被愛和自憐等。認知方面可包括負面的自我評價、罪惡感、無望感、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做

決定和死亡意念等。動機方面可能有社交退縮、自殺意念和行為和學業成績退步。生理方面則有疲倦疼痛、食慾和體重改變、睡眠困擾、行動

遲緩或不安等。兒童若要被診斷為憂鬱症,至少應有上述5個症狀。但是研究顯示,有半數被診斷為憂鬱症的兒童顯現出至少7個以上的症狀

(Stark, 1990)。

 

若以精神科診斷手冊(DSM-IV)來看,兒童憂鬱症的診斷與成人相同,可分為重鬱症和輕鬱症。重鬱...

【評論主題】19 有關「攔阻」(Blocking)技巧的敘述,何者錯誤?(A)攔阻是領導者介入去停止對團體有反作用的行為,藉以保護成員(B)攔阻是對事不對人,重點是具體行為的描述,及其對團體影響的說明(C)對於習

【評論內容】

團體的帶領者在團體中使用的技巧有很多,但是攔阻是指領導者阻止團體內的負向行為。領導者有時需要敏感、直接且有能力阻止團體中攻擊個人的行為。攔阻的重點是具體的行為,而非行為中的個人,且應該避免標籤作用的產生。以下這些為在團體中通常是需要被攔阻的:

代罪羔羊(Scapegoating)假如某些成員聯合起來以指責的態度將他們的感覺發洩在某位成員身上,此時領導者就要介入,並要求參與的成員將注意力轉向反思自己個人內在發生的經驗。團體壓力(Group pressure)領導者需要去察覺某些成員會有施壓其他成員做些改變或是做些新的行為的企圖。提問題(Questioning)習慣去質問他們或是問太多封閉式問題成員,領導者可以邀請他們嘗試用直接的陳述而不是不斷地問問題。

團體領導者在必要時,當需要去注意或是阻止其他行為包括:對想要的改變找藉口、破壞信心、侵犯成員的隱私、不斷地給建議、說故事、散播謠言、提供不當的支持、以及做不正確或是不適當的解釋等。無論如何領導者使用攔阻技巧時,需要對團體具有相當的敏感度,並且格外的謹慎。

【評論主題】40 有關神經成熟論對嬰兒出生後幾個月內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es)消失的看法,下列何者錯誤?(A)最初幾個月中,原始反射主要受到大腦皮質下區域的控制(B)原始反射是否隨成長消失,

【評論內容】可惡這是陷阱選項:大腦發展,高等皮質區成熟而開始引導產生其他精細的肌肉動作,原始反射就消失(而非轉化成其他精細動作)

【評論主題】20 下列何項不是Rothbart的氣質向度中所涵蓋的成分?(A)注意力(B)情緒(C)動機(D)動作

【評論內容】NYLS向度為基礎的氣質問卷進行因素分析,得到了部分重疊的六個向度:一、易恐情緒(fearful distress),包括兒童適應新環境所需的時間;二、易怒情緒(irritable distress);三、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四、活動程度(activity level);五、定向或顯示興趣的持續度(duration of orienting or interest);六、生理節奏的規律性

【評論主題】19 根據Schaffer & Emerson(1964)的研究,無辨識性依附期(phase of indiscriminate attachments)大約在那段時間?(A)出生~六週(B)六週~六

【評論內容】一、非社會期(出生到六周)二、無辨識性依附期(六周到六七個月)

【評論主題】40 有關神經成熟論對嬰兒出生後幾個月內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es)消失的看法,下列何者錯誤?(A)最初幾個月中,原始反射主要受到大腦皮質下區域的控制(B)原始反射是否隨成長消失,

【評論內容】可惡這是陷阱選項:大腦發展,高等皮質區成熟而開始引導產生其他精細的肌肉動作,原始反射就消失(而非轉化成其他精細動作)

【評論主題】13 幼兒在推論新字之意義的處理策略或限制(constraints)中,「每個物體都有一個標示,不同的字是分別指不同、不重疊的類別的假定」稱為:(A)物體範圍限制(object scope const

【評論內容】物體範圍限制:假設字彙指稱的是整個物體而不是物體的部分或物體的特徵。分類限制:字彙標記的是擁有共同知覺特徵的相似物體的類別

【評論主題】11 當以下兩個圖形①和圖形②靜止不動呈現時,新生兒的反應是什麼?(A)偏好注視①(B)偏好注視②(C)對①和②表現出相似偏好(D)目光完全離開刺激

【評論內容】零到兩個月,新生兒對人臉或高對比五官錯置臉孔相同感興趣三四個月,可以注意到輪廓方塊

【評論主題】39 下列何種測驗之施測具有適性測驗之特徵?(A)普通分類測驗(B)通用性向測驗(C)魏氏兒童智力量表(D)庫德職業興趣量表

【評論內容】適性測驗:測驗通常是測量各種不同能力的人所設計的,因此其所包含的題目,有些是容易的,有些是中等的,而有些則是困難的。對於接受測驗的個人而言,有人因題目過難而感到挫折,有人則因為題目過於簡單而不耐煩,因此適性測驗就是一種測驗能讓受試者僅對符合其能力的題目作答,能有助於提高測驗效能。

【評論主題】28 某班數學成就測驗的結果呈常態分配,其成績高於平均數一個標準差以上的學生約占多少?(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 (D)六分之一

【評論內容】笑這題為什麼不是A  高於平均數一個標準差的學生不是34%嗎?

【評論主題】24「適於年齡幼小、發展較遲緩學生」是下列何種評量的特質之一?(A)實作評量(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B)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C)變通

【評論內容】

實作評量重視個別差異、考量學生本身的學習特質與能力、現有的想法與技能、重視引發動機與興趣、激勵其主動表現,實作評量強調教學與評量的統合,適用於年小,發展較遲緩學生,適用於運用紙筆難以反映出真正學習成果,實作評量觀察其行為表現,較能做出適切的評量、較能強化學生自我決定與負責的個性、強化溝通與合作學習能力、兼具評量結果與歷程,是著重統整化、全方位、多樣化、專業化、目標化的評量(李坤崇,民87年)。(重結果歷程還有整體發展)

動態評量-最大潛能

【評論主題】29 諮商師受雇於企業或諮商機構擔任專職諮商師,可能因職務所需涉及著作權法,如撰寫個案紀錄、心理健康文章或帶領電影欣賞等。依著作權法,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以該受雇人為著作

【評論內容】著作權法是這樣:通常沒有講好的話 你是員工 你寫的你就是著作人  但著作財產權是你老闆,你老闆可以經過你的同意拿去用,但如果你離職了,他要用你的東西就要問你一下,除非契約裡面有寫清楚:阿這個著作財產權跟著作權都是俺的噢  這樣所以B之所以錯 就是因為受僱人為著作人 可是著作財產權是僱主的(如未特別約定) 所以後面那一行就是個脫褲子放屁的條約

【評論主題】24 系統減敏感法是運用行為學派的那個原理?(A)操作制約 (B)類化 (C)古典制約 (D)負增強

【評論內容】系統簡敏感法不算是削弱嗎?

【評論主題】26 依據 DSM-IV-TR,在診斷兒童及青少年低落性情感疾患時,其準則 A 包括下列何種情緒?(A) 易怒 (B)善變 (C)混亂 (D)空虛

【評論內容】

「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 disorder)是一種慢性的障礙,也可說是性格上的問題。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1994年「精神疾診斷準則第四版」(DSM-IV),「低落性情感疾患」的人幾乎整天心情憂鬱,憂慮心情的日子比非憂鬱心情的日子為多,並可由病人主觀的陳述或他人觀察,為期至少兩年;在兒童、青少年可為心情易怒,為期至少一年。心情憂鬱時會有下列六項症狀的兩項或兩項以上:

胃口不好或吃得過多失眠或嗜睡活力低或疲累低自尊專注能力減退或作決定有困難感覺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