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對一項進行中或已完成的教育評鑑進行價值(目的、設計、實施、結果等)的判斷,也就是對現有的評鑑工作進行評鑑,稱之為:
(A)高級評鑑
(B)後設評鑑
(C)上級評鑑
(D)總結評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87062
統計:A(48),B(13486),C(42),D(162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後設評鑑、後設評鑑、教育法源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後設評鑑一詞是Scriven M. 在1969年提出來的,也就是Orata P.T.所說的「評鑑的評鑑」(evaluating evaluation)或evaluation of evaluation,或稱內部評鑑的外部評鑑,Cook T.D.稱為第二級評鑑(secondary evaluation),其目的在發現初始評鑑的適當性與缺失,作為今後改進的參考。後設評鑑應該誰來做?做什麼? 1.誰來做?通常有兩種方式執行後設評鑑: (1)是主辦單位自己做(如教育局),這有點球員兼裁判的味道,可能會有偏差、盲點; (2)是委外處理,如師資培育機構或公正的幼教學術團體,比較有公信力、客觀、沒有預設的立場。   2.做什麼?後設評鑑主要是針對初始評鑑的下列問題,做一次客觀的評估分析:  (1) 評鑑的設計 (2) 評鑑的前置作業 (3) 評鑑的標準 (4) 評鑑的人員 (5) 評鑑的過程 (6) 評鑑的方法 (7) 評鑑的報告書 (8) 評鑑結果的處理

【用戶】Shufa Ze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對認知的認知→後設認知對評鑑的評鑑→後設評鑑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後設評鑑是指「對評鑑的再評鑑」,對原有的評鑑目的、方法、工具、資料蒐集與分析、評鑑結果及其利用等進行評鑑,以改進頻見的品質。後設評鑑的結果可作為改善緣評鑑方案的品質,或供未來擬定新評鑑計畫的參考,使評鑑逐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