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下列何者較符合維高斯基(L. Vygotsky)「近側發展區」概念在教學上的應用?
(A)教師提供公式,請學生計算出圓面積的大小
(B)教師請學生自行找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並加以讚美
(C)教師將學生進行同質性編組,請他們找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
(D)教師提供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應用到生活中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11834
統計:A(191),B(75),C(221),D(1203),E(0)

用户評論

【用戶】Ennis J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近側發展區間(英语: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亦譯為可能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由前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提出的學習理論,指學習者現實及實際可達到的發展的差距。 這個差距是由學習者的獨立解題能力及其潛在發展水平而決定的。

【用戶】Zchen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ZPD 介於個體獨自解決問題所顯示的實際發展水準,及在成人的引導或有能力的同儕合作下的潛在發展水準,二者所呈現的差距(Vygotsky, 1978,np.86)。

【用戶】GOGOGO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D)教師提供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應用到生活中 ----這應該是關鍵字

【用戶】Chan Chih Pi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有關「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之敘述,以下何者有誤?(A)指的是成人未來潛能所能發展的最大區域(B)它可以依靠成人、教師或同儕的鷹架支持得到發展(C)瞭解個體過去發展狀況與未來潛能,藉以決定目前發展方向(D)介於個體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與他人協助後可能達到的水平之間有關「近側發展區」之敘述,何者有錯誤? (A)英文簡稱為ZPD (B)使用動態評量,可評其近側發展區 (C)此概念由Brunner所提出 (D)指個體目前表現與其潛在發展水準之間的差距維果斯基(Vygotsky)提出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之概念,有關近側發展區之性質,下列何者錯誤? (A)沒有任何限制,可無限延伸 (B)會隨時間不斷改變(C)其大小隨發展區域與發展歷程時間點而改變(D)近側發展區與有效教學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