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4.下列何者不屬於實作評量?(A)英文課老師採口試方式評量學生的口說能力(B)家政課老師請學生上台示範製作麵包的流程(C)服務學習課程要求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並製作學習檔案(D)體育課老師設計50題選擇

【評論內容】

Gronlund(1993)依測驗情境的真實程度分為五個類型:(一)紙筆的實作測驗:紙筆的實作測驗並非傳統紙筆測驗強調認知性的知識,它要求受試者在模擬情境中應用知識與技能,完成一連串建構的歷程並產出的實際活動,如編寫一個教案。紙筆的實作測驗比較簡便,其結果可以存檔作為以後評量的參考。(二)辨認測驗:辨認測驗要求受試者辨認解決實作問題所需的知識或技能。辨認測驗有許多的形式以及不同的複雜度,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可以使用辨認形式的實作評量。如自然課上要求學生辨認不同動物的品種。(三)結構化的實作測驗:結構化的實作測驗要求受試者在標準、控制的結構化情境下完成實作測驗,如依步驟完成史特林引擎的組裝。(四)模擬實作:模擬實作是要求受試者在模擬情境中,完成與真實作業相同的動作,如體育課上可模擬運動大會的一千六百公尺接力。(五)工作樣本:工作樣本的實作評量要求受試者表現實際作業情境下所需要的真實技能,如自然課時將學生帶到戶外,請學生介紹當地所見到的動物、植物。

【評論主題】31.下列何種測驗最重視內容效度?(A)成就測驗(B)性向測驗(C)智力測驗(D)人格測驗

【評論內容】

★★★★★★★★★、★★★★★★★★★:...

【評論主題】31.下列何種測驗最重視內容效度?(A)成就測驗(B)性向測驗(C)智力測驗(D)人格測驗

【評論內容】

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區別: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測量對象都是認知性特質。這三種測驗都是測量個體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經驗中發展出來的能力。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有相同之處。能力傾向、智力測驗所測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種「成就」。不過,如果從測驗的目的、性質及所含蓋的經驗範圍來看,這三種測驗仍有某些不同之處,不能相互取代。

就測驗的對象而言,三者本質上有重疊之處,無法加以截然區分。大多學者認為成就測驗測量的是一些特定的、限定於某一範圍的能力和知識,而另兩者所測驗的則為一般性的、較為廣泛的能力。

從功能上看,成就測驗也不同於智力、能力傾向測驗。後兩者的主要功能是預測一個人在未來的教育、訓練...

【評論主題】29.課程設計時強調課程的政治性、社會性和意識型態的批判,以覺醒主體意識。此屬於下列何種課程取向?(A)存在主義(B)人本關懷(C)概念重建(D)行為主義

【評論內容】

*補充

《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的形成於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是基於對基督教的反動而形成。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經歷了近一千年黑暗時期,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基本上是由教會宰制著整個歐洲的思想。在這段時間內人們的思想主要是著重來世,也就是死後的世界,你這一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救贖,為了神!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時,人們開始重視這一世的生活,開始把重點放在當下的種種一切,於是就稱為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之父(有人稱人文主義之王)為伊拉斯莫斯(Erasmus)。

《人本主義》 

應該說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所創,又稱為「馬斯洛心理學」。(心理學的第一、二勢力分別是佛洛依...

【評論主題】34.下列何者不屬於實作評量?(A)英文課老師採口試方式評量學生的口說能力(B)家政課老師請學生上台示範製作麵包的流程(C)服務學習課程要求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並製作學習檔案(D)體育課老師設計50題選擇

【評論內容】

Gronlund(1993)依測驗情境的真實程度分為五個類型:(一)紙筆的實作測驗:紙筆的實作測驗並非傳統紙筆測驗強調認知性的知識,它要求受試者在模擬情境中應用知識與技能,完成一連串建構的歷程並產出的實際活動,如編寫一個教案。紙筆的實作測驗比較簡便,其結果可以存檔作為以後評量的參考。(二)辨認測驗:辨認測驗要求受試者辨認解決實作問題所需的知識或技能。辨認測驗有許多的形式以及不同的複雜度,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可以使用辨認形式的實作評量。如自然課上要求學生辨認不同動物的品種。(三)結構化的實作測驗:結構化的實作測驗要求受試者在標準、控制的結構化情境下完成實作測驗,如依步驟完成史特林引擎的組裝。(四)模擬實作:模擬實作是要求受試者在模擬情境中,完成與真實作業相同的動作,如體育課上可模擬運動大會的一千六百公尺接力。(五)工作樣本:工作樣本的實作評量要求受試者表現實際作業情境下所需要的真實技能,如自然課時將學生帶到戶外,請學生介紹當地所見到的動物、植物。

【評論主題】13.趙老師與學生討論作弊問題,多位學生表示:「作弊如果被抓到,會被記過,所以不敢作弊。」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這些學生的道德發展是下列哪一取向?(A)避罰服從取向(B

【評論內容】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itonal Level of Morality):又稱前習俗道德期(水平),九歲以下的兒童(幼稚園、小學低年級),在面對道德兩難情境從事道德推理判斷時,尚待有自我的中心傾向;凡事必須先考慮行為的後果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能兼顧行為後果是否符合社會習俗或社會規範的問題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導向,尚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只因恐懼懲罰而服從階段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導向,行為的好壞依行為後果帶來的賞罰而定,得賞者為是,受罰者為非,自己無主觀的是非標準(相對功立取向是一種利益交換的心態,是具體且現實的,他幫助別人是為了希望別人幫助他)

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又稱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上一直...

【評論主題】22.下列哪個學者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領域?(A)班度拉 (B)史登伯格 (C)皮亞傑 (D) 布魯姆

【評論內容】

班度拉---社會學習論

史登伯格---智力三元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評論主題】3. 教育部為了宣揚「孝道」,將每年八月的第四個周日訂為「祖父母節」,希望藉此強化祖孫間的親情互動。這種將「孝道」與日常生活行為連結的方式,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倫理學的訴求?(A)德行論 (B)義務論 (

【評論內容】

義務論和效益論係以「行為的傾向」為主題,強調「行為者應該做」的部分,行為者所問的問題是:「我應該做什麼?」,所以義務論和效益論者都認為倫理學的核心是道德規則和義務。但德行論者則重視道德人格的養成,認為一個人如果具有仁慈的德行,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習慣」地從事仁慈的行為,所以義務和規則並不重要。

義務論(Deontology)

代表學者:康德、洛斯

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

義務論又可分為行為異物論及規則義務論:

行為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良心"

規則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規則"

所以義務論為主內派,但可能會淪為一位的守規範。

效益論(utilitarianism)

代表學者:邊沁(Bentham)和彌爾Mill)

效益論係...

【評論主題】3. 教育部為了宣揚「孝道」,將每年八月的第四個周日訂為「祖父母節」,希望藉此強化祖孫間的親情互動。這種將「孝道」與日常生活行為連結的方式,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倫理學的訴求?(A)德行論 (B)義務論 (

【評論內容】

義務論-康德

最有名的義務論論述係由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Kant, 1724-1804)所提出 。康德將人類至高的道德法則稱為絕對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是一種良心的道德律,凡是合乎律則的行為本身就是善 。第一個把責任(duty)當成道德核心概念的哲學家,他認為決定一個行動之道德價值的是「道義責任」,強調道德的先決條件是善意志(good will)。所謂善意志係指依照道德要求去選擇行為的意識傾向。

義務論的重點

— 義務論者認為行為本身的對或錯是絕對的。

— 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

— 其整體概念是任何原則應符合下列條件

— 倫理的規則應有普遍的適用性;例如基督十誡、佛門五戒均含有道德義務...

【評論主題】【題組】38.李老師教導學生在閱讀歷史書籍時,要評估自己需要多少時間來學習,選擇有效的 策略來閱讀,並且隨時評估自己讀懂了沒,如果發現不懂之處該如何解決。下列哪一個選項較屬於李老師教導學生使用的策略?

【評論內容】

*補

A下列何者運用後設認知策略?

(A)交互教學法

(B)編序教學法

(C)學生小組教學法

(D)發現教學法 線上測驗: /tfulltext-%E5%BE%8C%E8%A8%AD%E8%AA%8D%E7%9F%A5%E7%AD%96%E7%95%A5.htm#99#ixzz5gctVccH6

B下列何者是「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的教學策略?

(A)摘要、複習、回饋、澄清

(B)摘要、提問、澄清、預測

(C)摘要、詳讀、提問、澄清

(D)摘要、提問、澄清、詳讀

口訣:

預測、提問、摘要、澄清( 預備提親要誠意)

線上測驗: /tfulltext-%E5%BE%8C%E8%A8%AD%E8%AA%8D%E7%9F%A5%E7%AD%96%E7%95%A5.htm#99#ixzz5gctfeJi...

【評論主題】28.教師安排不同難度及進度的學習任務,設計多元評量方式,使班上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學習,提升自我效能。此教學設計較符合下列何種理念?(A)直接教學法 (B)差異化教學(C)建構式教學 (D)探究教學法

【評論內容】

*補充

含有建構主義特性的「5E建構式學習環教學模式」,分述如下:

1.投入(engagement),其實就是模仿learning task,利用活動使學生聯繫起舊經驗,並關注於當下學習活動的歷程。

2.探索(exploration),和原learning cycle 的探索階段相同,學生主動操作教具、資料,主動探索問題。

3.解釋(explanation),和原learning cycle 的發明階段相同,學生發表、示範他們對概念的了解或操作過程,而教師可引介科學概念進來。

4.精緻化(elaboration),和原learning cycle 的發現階段相同,學生將發展出來之新概念活用於新情境中,藉此能深入、並獲得更多的資訊與高層次的技巧。

5.評鑑(evaluation),鼓勵學生評量自己的了解程度與能力,並提供教師評量自己的教學技巧、成效和目標進展情況。

【評論主題】11.下列是新欣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四位委員對於課程評鑑的看法,何者最適切?(A)課程評鑑是在評定老師的教學能力(B)課程評鑑是某一單元教學結束後的評量(C)現在的課程都是教育部規定的,都由中央來主導評

【評論內容】

課程評鑑的意義係指評鑑在課程領域的應用。換言之,課程評鑑就是指評鑑人員蒐集有關課程的資料,用以判斷課程的優劣價值。實施課程評鑑時,資料的蒐集與運用,必能顯示教育方案或課程計畫的優劣,作為教育改革或課程革新的參考。

【評論主題】28.下列哪些特教學生不常接受結構教學?(A)自閉症學生 (B)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C)社會情緒問題學生 (D)肢體障礙學生

【評論內容】

實施原則:障礙程度越重者,所需之結構設計越多,同時教師所擬定的教學目標,必須具有適切性及功能性。

結構教學包含四要素:1.環境的結構化—例如:教室的空間安排2.整體或個別的時間表3.個別化作業系統4.明確的視覺提示

優點:注重個別化教學,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

缺點:學生類化情形差。

【評論主題】22.誰是教育社會學之父,提出社會分工論:「社會連帶」(機械連帶/有機連帶/道德連帶)、「集體意識」;「自殺論」。強調教育功能在使個人「社會化」。(A)斯賓賽(Spencer) (B)韋伯(Weber

【評論內容】《概要》社會連帶是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其著作《社會分工論》中所提出,在社會或社會群體所展現出的團結或整合的程度及類型,社會連帶的基礎在簡單社會以及複雜社會之間有極大的區別。(在簡單社會中,其社會連帶的基礎通常是親屬關係,以及直接的相互關係和較為相似的價值觀和文化信念;在結構較為複雜的社會中,社會連帶的基礎不再限於親屬或較為親近的關係,而在原有基礎逐漸加上其他如: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關係、社會網絡中的強連帶以及弱連帶所構成,而前者稱為機械連帶,後者則是有機連帶。

《機械連帶》

涂爾幹用以描述分工極少的小規模社會中,社會的凝聚形式,在此一種社會連帶中,人際關係幾乎不具有專業化或個人化,成員通常不被允...

【評論主題】26.小組討論時,藍老師行間巡視時提示小美女組:「羅賓,你的想法是對的,但是要怎樣運用之前學過的圓面積公式呢?」,依據維高茨基(L. S. Vygotsky)的看法,提供無法獨力完成的學習學生能完成學

【評論內容】

調適(accommodation) 

調適是指個體為了符合環境的要求,主動修改原有的基模。例如:原本是單手投籃,但因為單手出力會較無力且不容易命中籃框,所以主動改為雙手投籃,可增加力道並穩定球路以增加命中率。

教學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

有關教學效能理念的建構,一般都以班杜拉有關「自我效能」(self-sfficacy)的構念為基礎。國內有關教學效能的研究,仍著重在「教師自我效能」(teacher efficacy)的研究,其以教師主觀地評價自己能夠影響學生學習成敗的一種知覺判斷或信念,來預期學生可達到一些特定教育目標或有進步表現的結果。但仍有部分學者從「教師有效教學」的角度探討教學效能,其主要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運用,熟悉教...

【評論主題】13. 小喬和小銘一起在沙堆裡玩,他們彼此交談、交換桶子,並把沙子給對方,但是他們 仍然倒著、丟著自己的沙子。依據帕頓(M. Parten)對遊戲層級的分類,他們目前進行的遊戲是屬於下列哪一種類型?(

【評論內容】

Parten(1932)依其觀察兒童遊戲狀況分為六個階段:

(1)無所事事行為(unocuppied behavior ):約在幼兒兩歲之前,到處走動,東張西望或靜坐一旁,沒有作特定的事情。

(2)旁觀行為(onlooker behavior):當其他的孩子在玩時,幼兒只在一旁觀看,偶而與正在玩遊戲的兒童說話,但沒有參與遊戲。

(3)單獨遊戲(solitary play):自己一個人玩,不與他人交談,所玩的玩具與其他兒童不同。

(4)平行遊戲(parallel play):與旁邊的小孩玩相同的玩具和遊戲,但他們並沒有進一步交談。

(5)協同遊戲(associative play):約在三歲半至四歲半,與其他的兒童玩,但彼此之間沒有共同目標即相互協助,仍以個人為主。 

(6)合作遊戲(cooperative play):約在四歲半之後,與其他的兒童玩,比次之間有分工及相互協助,以達成故同目標

【評論主題】23. 學校開學時進行新生輔導,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此屬於下列何種服務?(A)安置服務 (B)定向服務  (C)諮商服務  (D)資訊服務

【評論內容】

專業的輔導人員透過個別或團體的方式,協助當事人自我探索、自我了解及實際行動,以獲得良好的發展。這是指下列哪一項輔導工作?(A)安置服務(B)諮詢服務(C)諮商服務(D)定向服務

學校輔導老師為學生進行適當課程規劃或協助找適當實習工作安排,這項輔導工作為(A)轉介服務 (B)安置服務 (C)評鑑計劃 (D)研究服務

學校輔導工作的內容,屬於輔導服務中的核心部分是(A)定向服務(B)安置服務(C)諮商服務(D)資訊服務

下列何者並非學校輔導工作人員所服務涵蓋的範圍?(A)就業安置服務(B)追蹤輔導(C)個案評量與研究(D)精神疾病診斷

對於離校的學生,無論是升學者或就業者,繼續保持聯繫並提供必要的服務,是屬於下列何項服務?(A)安置服務 (B)延續服務 (C)定向服務 (D)研究服務

【評論主題】23. 學校開學時進行新生輔導,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此屬於下列何種服務?(A)安置服務 (B)定向服務  (C)諮商服務  (D)資訊服務

【評論內容】

衡鑑服務:了解個別差異。 資料服務:提相關的資料,以利個人抉擇。 諮商服務:協助個案自我成長。 定向服務:例如新生訓練、幫助新生加速環境適應。 安置服務:學習、實習、升學與就業。 延續服務:當學生離校後,幫助校友適應社會與發展。 評鑑與研究服務:可確保輔導工作的士氣與活力。

【評論主題】11. 某位發展心理學家說了以下這段話:「我們經常看到兒童有時有自己特殊的理論,他們堅持某一種特定的詮釋或預測模式;然後接著卻又有一段時間沒什麼理論;最後又讓我們看到他們嶄新、穩定、均衡而協調的理論出

【評論內容】

理論(英語:Theory),又稱學說或學說理論,指人類對自然、社會現象,按照已有的實證知識、經驗、事實、法則、認知以及經過驗證的假說,經由一般化與演繹推理等方法,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性總結。

【評論主題】12. 國小低年級的小美在畫畫時自言自語說:「這裡應該要先畫房子,旁邊再畫幾朵花。」 根據皮亞傑(J. Piaget)和維高思基(L. Vygotsky)對兒童私語(private speech)的觀

【評論內容】

一、Piaget、Vygotsky理論相同處(基本主張):

(一)知識是一種建構。知識不是先於或獨立於認知者存在,而是認知者主動建構的結果。

(二)認知的作用具有適應性,以促成平衡與發展。

(三)建構是主動的過程,需認知者主動參與,以認知者的基本模式或範疇,去意義化,概念化,統整所經驗的事項。

(四)認知是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認知者成為一個自我調適的系統,求得內外在心理世界的平衡,使個體在環境中能適應,並在經驗世界能自圓其說(主動建構的能力)。

(五)認知是持續不斷的的歷程,不是一蹴可及、立即能實現的過程。

二、Piaget、Vygotsky的比較:

Piaget

Vygotsky

先天遺傳基礎下,為適應環境,個體主動探索建構的過程。

社會文化取向:...

【評論主題】8. 國小二年級的小明因為車禍而腦部受傷,導致他無法理解別人所說的話語,但是他仍然可以清楚的說出話來。關於小明的語言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小明應該是傷到了左腦額葉的威尼可區(Wernicke’

【評論內容】

大腦的布洛卡區(Broca’sarea)和威尼克區(Wernicke’sarea)在人類認知歷程中,分別掌管哪一種能力? (A)聽覺接收、視覺接收 (B)語言表達、語言理解 (C)視覺理解、聽覺理解 (D)文字表達、聲音表達

大腦哪部分受損會導致個體在理解上沒有問題,但說話卻緩慢吃力、語法紊亂?(A)海馬迴(B)腦皮層(C)威尼克區(D)布洛卡區

個人對於別人所說的話多半可以理解,但是自己在說話時的文法結構,卻是不完整的。這除了語法學習不正確的因素之外,也有可能是腦部的哪一部位受損? (A)下視丘(hypothalamus) (B)布洛卡區(Broca's area) (C)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D)威尼克區(Wernicke's area)

【評論主題】10. 市場攤販懂得利用人性中想要以同樣價格買到更多物品的心理,在顧客要求購買一斤物品時,乃先抓不足的量,然後慢慢加,直到足夠一斤。這比起一開始就抓超過一斤,然後慢慢減到剛好一斤,更容易讓顧客覺得買到

【評論內容】

智力三元論—史坦伯格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評論主題】12. 國小低年級的小美在畫畫時自言自語說:「這裡應該要先畫房子,旁邊再畫幾朵花。」 根據皮亞傑(J. Piaget)和維高思基(L. Vygotsky)對兒童私語(private speech)的觀

【評論內容】

發展階段

年齡

說明

特徵

 

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

0~2歲

個體憑藉著感官器官,探索外界事務,藉以獲取知識的歷程。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以動作行為表徵外在世界)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

2~7歲

尚未能作出合乎邏輯的思考,只能使用簡單的符號。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4.有六項限制:(1)具體(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主義(4)集中(5)狀態對轉變(6)直接推理

 

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 Stage

7~11歲

對具體存在的事務進行合乎邏輯的思考。

1.能根據具體經驗...

【評論主題】26.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現象?(A)大家都說原住民適合唱歌跳舞,排灣族的小明卻喜歡木工甚於唱歌跳舞(B)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的小福因為家庭缺乏資源,導

【評論內容】

短期來說,刻板印象威脅使得個人在與此負面刻板印象的有關領域上表現較差。

長期來說,負面刻板印象團體的成員可能漸漸不認同此領域,並放棄投入,以保護其自尊

【評論主題】16.某節目要求參賽者在限定時間內記下 10 組密碼,可得高額獎金。該節目的設計比較不符合訊息處理理論的哪項特徵?(A)短期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 (B)感官收入訊息須注意力處理(C)程序性記憶保留的時間

【評論內容】

一、陳述性知識 知的知識

指有關事實性或資料性知識;如人名、地名、時間、地點以及事實經過等以陳述方式表達的知識

機械性、彼此無邏輯關係的材料所構成,意義性的材料所構成

陳述性記憶包括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

1. 語意記憶:

→ 非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 (一般語文所表達的知識之記憶)

如:日本大海嘯 (雖然是真實的但在台灣非真實經歷到。)

2. 情節記憶:

→ 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 (一個人生活經驗的記憶)

二、程序性知識 既能知也能行的知識 (將陳述性知識付諸實踐→技能)

按一定程序理解操作而獲致結果的知識;如解答數學題、駕駛、操作機器、理化實驗、烹調縫紉、騎腳踏車

三、條件性知識 學到知以後如何去行的知識

條件性知...

【評論主題】9.下列哪一理論強調學校教育應重視培養及教導學生如何發展適當的角色,能與其他社會成員緊密的連結在一起,讓社會形成一個統整的體系?(A)現象學(B)衝突理論(C)批判理論(D)結構功能論

【評論內容】

 

結構功能論(和諧理論)

衝突理論

解釋學派

主要

概念

1.社會由許多部分所組成(ex:社會制度、組織),協調、互補來維持社會的「穩定性」

2.透過「和諧模式」改進

3.教育有社會化、選擇之功能

1. 馬克思主義、社會再製論、文化再製論、抗拒理論、新馬克思主義、後殖民主義、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

2. 教育淪為「社會再製」與「文化再製」的合法場所,課程充滿不當的「意識型態」,須加以批判、重建「無宰制」的教育

1.現象學、象徵互動論、詮釋學、俗民方法論、批判理論

★主題:班級社會學、 知識社會學(課程社會學)

2. 特重師生互動的社會意義,亦對課程教材進行詮釋理解、探析

特徵

1.結構功能論(社會各部門有不同功能)

2.整合:各部門依賴、協調

3.穩定:調...

【評論主題】10.張老師一直感到在班級經營和多元評量技巧方面有所不足,他很希望透過各種進修活動以提升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他所需要的這些專業知能屬於「教師知識」中的哪一種?(A)課程知識(B)自我知識(C)教學知

【評論內容】

從學者專家的角度提出了七個教師教學應具備的知識範疇,這七項知識的內容如下:

1.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學科領域中的概念及架構,不同學科領域其學科知識架構不同,即教師對特定科目知識體系的瞭解。

2.一般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指各學科均適用的教學原則與策略,如教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班級經營、發問技巧、教師管理等。

3.課程知識(curriculum knowledge):

指教師對整體教學方案的理解。教師本身要瞭解任教科目的課程發展,並且能掌握課程間橫向面及縱向面的安排,也就是教師具有設計、組織與銜接課程的基本知識。

4.學科教學知識(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學科教學知識即教師為進行...

【評論主題】13.趙老師與學生討論作弊問題,多位學生表示:「作弊如果被抓到,會被記過,所以不敢作弊。」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這些學生的道德發展是下列哪一取向?(A)避罰服從取向(B

【評論內容】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itonal Level of Morality):又稱前習俗道德期(水平),九歲以下的兒童(幼稚園、小學低年級),在面對道德兩難情境從事道德推理判斷時,尚待有自我的中心傾向;凡事必須先考慮行為的後果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能兼顧行為後果是否符合社會習俗或社會規範的問題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導向,尚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只因恐懼懲罰而服從階段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導向,行為的好壞依行為後果帶來的賞罰而定,得賞者為是,受罰者為非,自己無主觀的是非標準(相對功立取向是一種利益交換的心態,是具體且現實的,他幫助別人是為了希望別人幫助他)

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又稱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上一直...

【評論主題】1.根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觀點,下列哪一種情況最有可能在個體社會發展歷程中 造成「不信任」的發展危機?(A) 3 歲的幼兒常因尿褲子而遭受母親的責罵(B) 9 歲的小學生常因成績不佳而

【評論內容】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八個階段

階段

年齡

發展任務與危機

發展順利的特徵

發展障礙者特徵

1

0-1(嬰兒期)

信任與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2

2-3(幼兒期)

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

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3

4-6(學齡前兒童期)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4

6-11(學齡兒童期)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5

12-18(青少年期-青春期)

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6

19-30(成年早期)

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

與人相...

【評論主題】22.下列哪個學者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領域?(A)班度拉 (B)史登伯格 (C)皮亞傑 (D) 布魯姆

【評論內容】

班度拉---社會學習論

史登伯格---智力三元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評論主題】22.下列哪個學者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領域?(A)班度拉 (B)史登伯格 (C)皮亞傑 (D) 布魯姆

【評論內容】

布魯姆(Bloom)把學校教育目標分成三大類,即認知領或(cognitive domain)、情意領域(affective domain)和動作技能領域(psychomotor domain)。這些目標,是教師在教學之後,預期學生的學習結果或應有的行為表現。

(1) 認知領域目標:分成六個層次,即知識/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及評鑑/創造。

(2) 情意領域目標:分成五個層次,即接受/注意、反應、價值觀、組織及品格化。

(3) 心理動作技能領域目標:可分成六大類,即知覺、準備、模仿、機械學習、複雜反應及創作。 

線上測驗: /note_book.php?bsid=7¬eid=707#ixzz5g9WfBg1k

【評論主題】8. 下列何者提出「教育是為將來生活做預備」的教育主張?(A)伊里奇(R. Ulich) (B)斯賓塞(H. Spencer)(C)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 (D)福祿貝爾(F. Fr

【評論內容】

伊里奇(R. Ulich)---反學校

斯賓塞(H. Spencer)---《生活預備說》

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教育愛

福祿貝爾(F. Froebel)---幼兒教育之父

【評論主題】12.學生從家裡習得的吸煙、喝酒、嚼檳榔等生活習慣,往往會造成教師對學生的不良印象。這是指父母給予子女的何種資本?(A)社會資本 (B)人力資本 (C)文化資本 (D)經濟資本

【評論內容】

布迪爾(P. Bourdieu)的四種資本:

(一)經濟資本 (家庭收入高不高) 經濟財產、各種收入

(二)文化資本 (家世好不好) 經由家庭所獲得的能力、習慣、所培養的生活型態

(三)社會資本(父母親的身教言教)有時間陪小孩、督促課業、注重教育、有良好人際關係

(四)象徵資本 (名人之後)有顯著的聲望、權威、地位

【評論主題】10.弗雷勒(P. Freire)認為沒有對話就沒有溝通,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下列有關弗雷勒對於師生對話之敘述,何者正確?(A)師生的對話存在於政治和文化價值中立的環境中(B)教師是知識的傳

【評論內容】

弗雷勒(Paulo Freire)

認為教育是一種自由的實踐,是一種解放教育(liberatory education),在這種教育中,其所提供的是一個公開的論壇,在其中學生、教師與社區可以自由地想像、實踐權力。所有參與教育的人(教師及學生)都能被「賦權(強化)」(empower)。

【評論主題】2. 下列著作,何者屬於教育分析哲學的取向?(A)《夏山學校》(Summerhill)(B)《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C)《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評論內容】

補充*《民主與教育》

杜威是近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其所提倡的試驗主義教育學說,對於當代的教育活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尤其他所著的《民主與教育》一書,不但對於民主與教育的關係做了相當詳細的闡述,為民主教育的發展,勾勒出理想的藍圖之外,同時也對於學校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提出了極為精闢、前瞻的看法,這些論點對於課程目標、課程選擇、課程組織、以及課程實施等方面,深具意義,頗能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

【評論主題】3. 教育部為了宣揚「孝道」,將每年八月的第四個周日訂為「祖父母節」,希望藉此強化祖孫間的親情互動。這種將「孝道」與日常生活行為連結的方式,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倫理學的訴求?(A)德行論 (B)義務論 (

【評論內容】

義務論和效益論係以「行為的傾向」為主題,強調「行為者應該做」的部分,行為者所問的問題是:「我應該做什麼?」,所以義務論和效益論者都認為倫理學的核心是道德規則和義務。但德行論者則重視道德人格的養成,認為一個人如果具有仁慈的德行,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習慣」地從事仁慈的行為,所以義務和規則並不重要。

義務論(Deontology)

代表學者:康德、洛斯

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

義務論又可分為行為異物論及規則義務論:

行為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良心"

規則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規則"

所以義務論為主內派,但可能會淪為一位的守規範。

效益論(utilitarianism)

代表學者:邊沁(Bentham)和彌爾Mill)

效益論係...

【評論主題】3. 教育部為了宣揚「孝道」,將每年八月的第四個周日訂為「祖父母節」,希望藉此強化祖孫間的親情互動。這種將「孝道」與日常生活行為連結的方式,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倫理學的訴求?(A)德行論 (B)義務論 (

【評論內容】

義務論-康德

最有名的義務論論述係由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Kant, 1724-1804)所提出 。康德將人類至高的道德法則稱為絕對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是一種良心的道德律,凡是合乎律則的行為本身就是善 。第一個把責任(duty)當成道德核心概念的哲學家,他認為決定一個行動之道德價值的是「道義責任」,強調道德的先決條件是善意志(good will)。所謂善意志係指依照道德要求去選擇行為的意識傾向。

義務論的重點

— 義務論者認為行為本身的對或錯是絕對的。

— 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

— 其整體概念是任何原則應符合下列條件

— 倫理的規則應有普遍的適用性;例如基督十誡、佛門五戒均含有道德義務...

【評論主題】【題組】38.李老師教導學生在閱讀歷史書籍時,要評估自己需要多少時間來學習,選擇有效的 策略來閱讀,並且隨時評估自己讀懂了沒,如果發現不懂之處該如何解決。下列哪一個選項較屬於李老師教導學生使用的策略?

【評論內容】

*補

A下列何者運用後設認知策略?

(A)交互教學法

(B)編序教學法

(C)學生小組教學法

(D)發現教學法 線上測驗: /tfulltext-%E5%BE%8C%E8%A8%AD%E8%AA%8D%E7%9F%A5%E7%AD%96%E7%95%A5.htm#99#ixzz5gctVccH6

B下列何者是「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的教學策略?

(A)摘要、複習、回饋、澄清

(B)摘要、提問、澄清、預測

(C)摘要、詳讀、提問、澄清

(D)摘要、提問、澄清、詳讀

口訣:

預測、提問、摘要、澄清( 預備提親要誠意)

線上測驗: /tfulltext-%E5%BE%8C%E8%A8%AD%E8%AA%8D%E7%9F%A5%E7%AD%96%E7%95%A5.htm#99#ixzz5gctfeJi...

【評論主題】28.教師安排不同難度及進度的學習任務,設計多元評量方式,使班上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學習,提升自我效能。此教學設計較符合下列何種理念?(A)直接教學法 (B)差異化教學(C)建構式教學 (D)探究教學法

【評論內容】

*補充

含有建構主義特性的「5E建構式學習環教學模式」,分述如下:

1.投入(engagement),其實就是模仿learning task,利用活動使學生聯繫起舊經驗,並關注於當下學習活動的歷程。

2.探索(exploration),和原learning cycle 的探索階段相同,學生主動操作教具、資料,主動探索問題。

3.解釋(explanation),和原learning cycle 的發明階段相同,學生發表、示範他們對概念的了解或操作過程,而教師可引介科學概念進來。

4.精緻化(elaboration),和原learning cycle 的發現階段相同,學生將發展出來之新概念活用於新情境中,藉此能深入、並獲得更多的資訊與高層次的技巧。

5.評鑑(evaluation),鼓勵學生評量自己的了解程度與能力,並提供教師評量自己的教學技巧、成效和目標進展情況。

【評論主題】23.皮德思(R. S. Peters)提出教育的三個規準,將教育視為啓發引導的歷程。下列何者符合其說法?(A)教學的內容不能違反道德,這是屬於教育的合認知性(B)經典閱讀比賓果遊戲來得恰當,因為其符

【評論內容】

教育的規準

觀念分析學派英國教育哲學家 R. S. Peters 在他《倫理學與教育》一書中認為教育規準有三,為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是一種真善美的規準,分析如下:

一、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

教育一種價值傳遞與創造的活動,教育必須符合一切正面的價值活動才有意義,不能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教育活動內涵不管如何複雜分化,都應該是有價值的活動,就常識觀點而言,是有意義的、合理的、適切的;就價值論觀點而言,是內在的、非工具性的及普通性的價值,即所謂『善』的規準。。

例:

教導學生「偷竊能夠滿足個人慾望,所以偷竊是必要的行為」、「教學生吞鴨蛋比賽」上述教導內容較可能違反合價值性規準;教育的出發點必須是善良的,是助人向...

【評論主題】26.下列何者較屬於創造性問題?(A)臺灣地區新生兒的人數統計結果如何?(B)為什麼臺灣地區新生兒的人數逐年減少?(C)如果政府提供生育補助,有助於提高生育率嗎?(D)臺灣地區新生兒的人數逐年減少,有

【評論內容】

根據布魯姆(B. Bloom)對認知領域教學目標的分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創造等六個層次 (B)各層次彼此互不關連,並且沒有高、低層次之分 (C)知識層次是指能了解所學知識或概念的意義,能對資料進行解釋 (D)分析層次是指能分辨概念或原則的組成,能找出各部分的相互關係

根據Bloom和Anderson分析語文閱讀評量的層面,可以區分為綜合(創造)、評鑑、分析、應用、理解、識記等六個層次。陳老師選用了林良先生的(田家風景)作閱讀教材,文章裡有一段文字說: 「平原上的農家,難得看到一座山。陪伴他們的,是河水一彎。春去秋來,肥沃的土地還是那樣的肥沃。田裡的作物像補習班的學生,一批一批的更換,山腳下幽...

【評論主題】19.下列何種教育目的屬於教育的「內在」價值?(A)培養世界公民 (B)強化愛國意識(C)引導學生自我實現 (D)培育國家經濟人才4

【評論內容】教育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

  為了知識而教育、為了能力而學習、為了真理而學習和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內在價值;而為了功名利祿而學習和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外在價值。

  教育育人的實質就是使人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形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這是教育內在價值的根本,重新審視教育的價值就是強調教育的內在價值。

【評論主題】19.下列何種教育目的屬於教育的「內在」價值?(A)培養世界公民 (B)強化愛國意識(C)引導學生自我實現 (D)培育國家經濟人才4

【評論內容】

(一)「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是以物體的實用功能做為評斷價值的依據。如Gifford Pinchot所主張的「保育主義」(conservationism)就是強調森林和野生地的工具價值。他認為森林和野生地是人類可以使用的資源。而「保存主義」(preservationism)所主張對森林和物種的保存,也是基於它們具有潛在的醫療或農業用途。這都是以「效益主義」(utilitarian)為考量的出發點。

(二)「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物體本身即具有價值,不需以它的實用功能做評斷,但仍然必須是被人類所認定的一種價值。例如,具有象徵意義、美學意義、歷史和文化意義的物體即是。

線上測驗: /tfulltext-%E6%95%99%E8%82%B2%E5%85%A7%E5%9C%A8%E5%83%B9%E5%80%BC.htm#99#ixzz5gcg6Cxnj

【評論主題】19.下列何種教育目的屬於教育的「內在」價值?(A)培養世界公民 (B)強化愛國意識(C)引導學生自我實現 (D)培育國家經濟人才4

【評論內容】

內在價值應該是聚焦於個體的,像是達成自我實現、發展潛能。

【評論主題】17.下列何者較符合維高斯基(L. Vygotsky)「近側發展區」概念在教學上的應用?(A)教師提供公式,請學生計算出圓面積的大小(B)教師請學生自行找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並加以讚美(C)教師將學生

【評論內容】

有關「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之敘述,以下何者有誤?(A)指的是成人未來潛能所能發展的最大區域(B)它可以依靠成人、教師或同儕的鷹架支持得到發展(C)瞭解個體過去發展狀況與未來潛能,藉以決定目前發展方向(D)介於個體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與他人協助後可能達到的水平之間

有關「近側發展區」之敘述,何者有錯誤? (A)英文簡稱為ZPD (B)使用動態評量,可評其近側發展區 (C)此概念由Brunner所提出 (D)指個體目前表現與其潛在發展水準之間的差距

維果斯基(Vygotsky)提出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之概念,有關近側發展區之性質,下列何者錯誤? (A)沒有任何限制,可無限延伸 (B)會隨時間不斷改變(C)其大小隨發展區域與發展歷程時間點而改變(D)近側發展區與有效教學密不可分

【評論主題】16.陳老師發現小美拿筆在課桌上塗鴉,想要以「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來代替處罰。下列何種做法比較適切?(A)全班圍觀小美清洗她的課桌(B)小美必須清洗全班同學的桌子(C

【評論內容】

下列何種違規行為的處理,係運用邏輯後果( logical consequences )的方式? (A)偉傑和卓鈞打架,請他們下課時幫老師搬教具 (B)佩琪嚴重偏食,請她大聲唸出「我不再」十次 (C)建華上課發出怪聲,請他戴上口罩並 到教室後面罰站 (D)淑芬打翻了午餐,協助她將所有的食物和污漬清理乾淨

明辰上課時喜歡隨意發言,黃老師屢勸不聽,經觀察後,便找他溝通並表示,未來明辰上課若要發言,需先舉手徵求老師同意。如該節課做到了,當天明辰就不用處理他最討厭的資源回收工作。在此黃老師採用下列何種策略? (A)施予式懲罰(presentation punishment) (B)剝奪式的懲罰(removal punishment) (C)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D)邏輯後果(logica...

【評論主題】9.下列何者是針對教師權威的正確陳述?(A)教師的法理權威來自於世襲身分的繼承(B)教師的人格感召權威是受到教師證照制度的保障(C)教師的傳統權威係指依規定來獎懲學生與評定分數(D)教師的專業權威是指

【評論內容】

依四大類教師權威,教師可參考下列方式進行班級領導。

(一)傳統權威展現之面向

1、訂定班級常規內容並要求學生執行

2、對於教室空間進行規劃與安排,並藉此以協助班級常規的維繫

(二)法定權威展現之面向

1、教師授權班級幹部

2、教師進行儀式規則的操控

【評論主題】13.下列有關測驗(test)、測量(measurement)、評量(assessment)、評鑑(evaluation)的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測驗以客觀計分為主,評量以主觀計分為主(B)測驗、

【評論內容】

體育教學評量兼顧主客觀條件,並採取觀察、紙筆測驗、及技能評量、情意評量...等, 該評量方法為下列何者?(A)診斷性評量 (B)總結性評量 (C)多元評量 (D)形成性評量 

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評鑑,不斷地調整原本的活動設計,使它成為最合適的活動,此為下列何者?(A)總結評量 (B)過程評量 (C)前評量 (D)後評量

【評論主題】6.張老師在進行圓周長教學時,未直接告訴學生圓周長公式,而是提供學生不同大小的圓形實物,請學生分組運用棉線、尺等工具量測各種圓形實物的圓周長以及半徑,填入學習單中,最後請各組學生共同歸納出圓周長、半徑

【評論內容】

內隱學習

指人們對複雜規則知識的無意識獲取。內隱學習提出的首要意義在於它揭示了人們對環境事件聯繫和外界刺激規律的把握,至少在相當程度上要歸因於某種無意識的學習機制。

【評論主題】5.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現象?(A)大家都說原住民適合唱歌跳舞,排灣族的小明卻喜歡木工甚於唱歌跳舞(B)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的小福因為家庭缺乏資源,導致

【評論內容】

*補充

玻璃天花板效應:玻璃天花板效應是一種比喻,指的是設置一種無形的、人為的困難,女性或是少數族群沒辦法晉升到企業或組織高層並非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或經驗不夠,或是不想要其職位,而是一些針對女性和少數族群在升遷方面,組織似乎設下一層障礙,這層障礙甚至有時看不到其存在。

【評論主題】10.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涵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A)各領域教學改為固定節數,以減少學校節數分配的爭議(B)仍重視重要議題,並建議融入各領域或科目的課程設計(C)教師可以自由選擇

【評論內容】

國小以領域教學為主

八大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健體、藝術、科技、綜合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1)將國小、國中彈性學習時間改為彈性學習課程

(2)針對國小、國中、高中階段的課程,以整體連貫的方式系統研訂

(3)以「核心素養」做為連貫統整各教育階段及各類課程發展的主軸

(4)整合國小、國中、高中課程領域名稱,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評論主題】2.開學後,班上的秩序不佳,教師想運用比馬龍效應於班級經營中,下列何者較適切?(A)老師利用一節課讓學生上臺去講個夠,就不會再吵了(B)老師調動座位,讓愛講話的與安靜的孩子一起坐,降低吵鬧頻率(C)老

【評論內容】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是近代教學研究的重要發現,比馬龍效應意思是指假若教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然而然地成為資優學生。

【評論主題】16.小明是個十歲的國小四年級生,他不但相當善解人意,且總能用合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根據這樣的表現,你會認為小明的哪一種智力比較好?(A)情緒智力 (B)結晶智力(C)實用智力 (D)創造智力

【評論內容】

智力三元論—史坦伯格(Sternberg,1949) 《IQ不等於智力》

組合取向/分析能力:最基本的訊息處理,如後設認知、表現能力、吸收新知。經驗取向/創造能力:運用經驗應付問題,如運用舊經驗解決新問題、改造舊經驗創造新經驗的能力。情境取向/適應、實用能力:適應環境、改變環境、選擇能力。

【評論主題】16.小明是個十歲的國小四年級生,他不但相當善解人意,且總能用合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根據這樣的表現,你會認為小明的哪一種智力比較好?(A)情緒智力 (B)結晶智力(C)實用智力 (D)創造智力

【評論內容】

流體智力

晶體智力先天遺傳

後天學習

空間關係的認知、對事物判斷的反應、機械記憶等→解決抽象問題數理知識記憶、語文詞彙等→解決學業與生活經驗能力30歲左右達至巔峰,之後則逐漸下降20歲之後,維持相同水準

【評論主題】1.一項測驗若以其編製所依據的理論考驗效度,此效度稱為下列何者?(A)建構效度 (B)內容效度(C)表面效度 (D)效標關聯效度

【評論內容】

效度1、表面效度:把設計的問卷,拿給親朋好友填,並問他們問卷好不好。 

2、內容效度:找一群有相關經驗的人來看題目,問他們設計的好不好,有沒有哪裡要修改。 

3、效標效度:把測量工具和其他可測量的工具,算他們之間的相關(1)同時效度:把設計好的題目,和標準工具(同樣的觀念,相同的變項),去算之間的相關。如:測疼痛忍受度,有四題一分鐘可測完的題目,和另一份標準工具的題目,45題1小時可做完的題目去測,如果R=0.92(高相關),表示原題目有同時效度。(2)預測效度:一個調查,可以預測未來的事件、行為、態度、結果。如:手術後,病人對止痛藥的需求,看24個病人的分數,分數越高,手術忍受度越高。把24的分數算出,和拿止痛...

【評論主題】25. 林老師為了解學生在學習英文「fast food」的單元後,是否達到「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常用語句(速食店購物的對話),並能作適當的回應。」的目標,特別安排全班學生到英語村的速食店以英文購買食物

【評論內容】

*補充

《動態評量》

動態評量考量時間的連續性,透過介紹評量內容與方式的特性,給予必要的協助與指導,使受試者的操作水準提高。它是一個跨越多個時間點,以偵測受試者在表現上的演變,是一種結合教學與診斷的評量。測量過程為「測驗→教學→測驗」或至少是「教學→測驗」的程序。維谷斯基(Vygotsky)對社會文化影響心理發展的觀點,以及近測發展區(ZPD)概念的倡導,也進一步促成動態評量的發展。

《真實評量》

真實評量是指能評量出被評量者真正能力的測驗理念與方法,換句話說這種測驗的理念與方法重視的是實質內容的評量,而不是形式的評量。在教育實際實施上,真實評量強調教師以直接測量受測者行為表現的方式,評量學生的真正能力,例如:要...

【評論主題】21.有關課程設計「過程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切?(A)強調事先訂定的詳細目標(B)偏重以量化工具進行成效評鑑(C)重視內容與活動自身的價值和自主性(D)強調課程評鑑受到目標的引導與控制

【評論內容】

目標模式可能具有下列五個缺點:1.忽略組織目標的多元化及矛盾衝突的本質;事實上,學校目標可能是衝突而無法協調的,例如在我國國民中學,教育行政當局所一再強調的「教學正常化」,可能使和部分家長所強調的「加強升學準備」,扞格難入。

2.可能會過於重視行政人員所決定的目標,而忽略了教師、學生及社會人士所訂的目標。

3.組織目標是動態的,而目標模式卻是靜態的,目標會隨組織環境因素及成員行為的改變而異動,可是目標模式中所強調的目標有固定不變之虞。

4.組織的官方目標很可能和它的運作目標相左。但是由於運作目標的分析工作既複雜又困難,研究者往往以官方目標視同運作目標。

5.組織目標是回顧性的(retrospective),常是事後回溯(expost facto)的敘述,可用來確認或辯護學校和教育人員既有的行為,卻不能用來指導他們的行為。課程的目標模式是以目標的選擇、確定和產出,作為發展課程、設計課程的核心。此種模式在課程發展模式當中,出現最早且影響最廣。

【評論主題】21.有關課程設計「過程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切?(A)強調事先訂定的詳細目標(B)偏重以量化工具進行成效評鑑(C)重視內容與活動自身的價值和自主性(D)強調課程評鑑受到目標的引導與控制

【評論內容】

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Process Model)認為課程實施的結果是不能預測的,因為課程是經驗,教育就是發展。認為學生是主動學習者,教育就是要給予學生増能、賦權,發展即是要增加兒童自主的能力。故課程即在協助兒童發展自主行動、能夠選擇、決定、判斷、控制、負責的能力,要有能力對社會做批判。重點不在課程提供給學生什麼,而是在課程如何提供。課程設計不一定要事先陳述預期的學習結果,要從內容和活動設計開始,先規劃學習經驗。著重師生學習過程的經驗,而非固定的課程目標。故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改以表意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程序原則(principles)來指引課程設計。非是沒有目標,而是改用引領原則指引課程設計。原則可在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加以調整。課程目標與實施過程不做區別,目標反應在過程中,過程即蘊含目標。

【評論主題】18.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切?(A)將國小、國中彈性學習時間改為彈性學習課程(B)針對國小、國中、高中階段的課程,以整體連貫的方式系統研訂(C)以「核心素養」做

【評論內容】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重要內涵如下:

一、 依學制分為5個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一、二年級為第一學習階段,三、四年級為第二學習階段,五、六年級為第三學習階段,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為第四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十、十一、十二為第五學習階段。

二、 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進行各教育階段間課程連貫以及各領域課程間統整。

三、 課程分為8大領域,包含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健康與體育。

四、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語文領域包含國語文、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英語文等,其中本土語文國小必修;國中選修,但學生有修習意願,學校即於彈性學習課程開課。

五、 高級中等學校: (一) 課程類別包含「部定必...

【評論主題】14.老師聽完小穎彈琴後,對她說:「妳的琴藝進步不少,應該花了很多時間練習。」 此較屬於哪一種稱讚的方式?(A)鑑賞式稱讚(B)評價式稱讚(C)三明治效應稱讚(D)迂迴溝通術稱讚

【評論內容】

葉老師先對阿忠的媽媽說:「以我對阿忠的觀察,他跟同學間的相處一直很好,只是沒想到前幾天和同學發生一點爭執而大打出手。現在同學都不理他了。」再說:「雖然這件事我已居中做了排解,今天請您來學校,是想了解應該如何進一步幫助 阿忠。」最後說:「我想告訴您接下來我會怎麼做,也希望您可以支持並和我合作。」這屬於下列哪一種親師溝通技巧? (A)三明治技術(B)迂迴溝通術(C)評價式稱讚(D)鑑賞式稱讚 

林老師和家長溝通,開始時需說明自己的身分,並對學生做正向陳述,然後開門見山提到溝通重點,但林老師會陳述自己已對學生做了什麼事情和努力,才詢問家長意見或建議,並建議家長協助事項,最後再對學生正向陳述作為結束。請問林老師的...

【評論主題】15.下列何者是以情境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A)認知學徒制(B)後設認知教學法(C)同儕導生教學制(D)價值澄清教學法

【評論內容】

價值形成的過程

價值澄清法注重價值形成的過程,價值形成的過程(Process of Valuing)可說是價值澄清法的核心。 價值澄清論者認為當任何信念、態度或其他價值要成為個人價值時,必須根據三項步驟,七個規準,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個人價值。

一、選擇(choosing) (一)自由的選擇(二)從不同的途徑中選擇(三)經過考慮後才選擇

二、珍視(prizing)(四)重視與珍惜自己的選擇(五)公開表示自己的選擇

三、行動(acting) (六)根據自己的選擇採取行動(七)重複實施

【評論主題】16.快樂國小設立美術實驗班,招收三年級具有美術天份的兒童。下列哪一種美術測驗 最適合用來甄選該類型的學生?(A)興趣測驗(B)性向測驗(C)成就測驗(D)人格測驗

【評論內容】

智力測驗---測量受試者智慧的高度以智商(IQ)表示

1.普通能力測驗:鑑別一般的學習能力(比西智力量表)

2.特殊能力測驗:鑑別受試者的特殊才能(美術音樂機械)

 

性向測驗---預測受試者未來的表現潛在能力(教學前測量)

1.綜合性向測驗:鑑別個人多方面的特殊潛在能力測驗結果用好幾個分測驗分數表示個人在多方面的能力高低去推估哪些方面潛力高或低

2.特殊性向測驗:鑑別個人具有哪一方面的特殊潛在能力(文書.機械.音樂性向測驗)

 

人格測驗---測量一個人各方面的行為特性(態度.興趣.道德.情緒等各方面的特性)不易直接衡量很難制定完全客觀的評鑑標準固屬主觀的測驗

1.自陳測驗:(吳偉士個人事實表Woodworth personal detta sheet)

2.情境測驗:(莫里諾社會關係測...

【評論主題】13.有關教師輔導與管教「比例原則」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切?(A)採取之措施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B)違規行為之處罰應強調能否達到以儆效尤的效果(C)採行措施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明顯失去

【評論內容】手段與目的之間是否合乎比例原則,原則上可分以下上個層次檢驗,而此三個檢驗步驟,也就是比例原則下的三個子原則。(1)適當性原則

手段必須能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亦即,行政行為必須能有助於行政目的之達成。

(2)必要性原則(最小侵害原則)

在同等有效之手段當中,必須選擇最小侵害之手段,亦即,在能達成行政目的的諸多行政行為當中,必須選擇對人民(基本權)侵害最小行政行為。

(3)衡平性原則(狹義比例原則)

手段與目的之間必須要合乎比例,更精確一點來說,不能以過於強烈之手段只為了達成重要性極低之目的(殺雞焉用牛刀、殺雞取卵之類的概念),必須確保兩者間有極度不相等的情形發生。

【評論主題】10.教師認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工作不是價值中立的,並從而分析其中存有的意識型態。此一教育觀點較屬於下列何種理論?(A)目標決定論(B)社會適應說(C)兒童中心說(D)批判教育學

【評論內容】

試述「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teacher as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兩項重要意義(4分),再列舉我國學校教師可有的三種作為(6分)。 

Giroux認為教師應該是能夠轉化社會壓迫的推動者,因此有兩項重要的意義如下:

1.教師須帶領學生養成批判的能力,透過反省,以利於未來學生出社會後,所遇到不公不義之事件,付諸轉化的行動。

2.強調教師的主體性,不只是傳統社會中傳遞知識的工具,而是可以透過知識的轉化,達成利社會的行動。

我國教師可有以下三種作為:

1.提供學生反省批判的機會,透過教學課程設計,讓學生多去內省和反思。

2.強調課程中是經驗的重組,聆聽學生的聲音和意見。

3.肯定學生的特質,幫助他們自我認同,並培養其思考能力...

【評論主題】11.下列是新欣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四位委員對於課程評鑑的看法,何者最適切?(A)課程評鑑是在評定老師的教學能力(B)課程評鑑是某一單元教學結束後的評量(C)現在的課程都是教育部規定的,都由中央來主導評

【評論內容】

一、課程評鑑範圍:包括課程教材、教學計畫、實施成果等。

二、課程評鑑權責:應由中央、地方政府分工合作,各依權責實施:

(一)中央

1.建立並實施課程評鑑機制,評估課程改革及相關推動措施成效,作為未來課程改進之參考。2.建立各學習領域學習能力指標,評鑑地方及學校課程實施成效。

(二)地方政府

1.定期瞭解學校推動與實施課程之問題,並提出改進對策。2.規劃及進行教學評鑑,以改進並確保教學成效與品質。3.輔導學校舉辦學生各學習領域學習成效評量。

(三)學校

負責課程與教學評鑑,並進行學習評鑑。

三、評鑑方法:應採多元化方式實施,兼重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鑑。

四、評鑑結果:應做有效利用,包括改進課程、編選教學計畫、提升學習成效及進行評鑑後之檢討。

【評論主題】11.下列是新欣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四位委員對於課程評鑑的看法,何者最適切?(A)課程評鑑是在評定老師的教學能力(B)課程評鑑是某一單元教學結束後的評量(C)現在的課程都是教育部規定的,都由中央來主導評

【評論內容】

課程評鑑的意義係指評鑑在課程領域的應用。換言之,課程評鑑就是指評鑑人員蒐集有關課程的資料,用以判斷課程的優劣價值。實施課程評鑑時,資料的蒐集與運用,必能顯示教育方案或課程計畫的優劣,作為教育改革或課程革新的參考。

【評論主題】7.有關討論教學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切?(A)無法達到情意的目標(B)學生的先備知識不重要(C)教師應對討論內容做歸納(D)教師不宜介入學生的討論

【評論內容】

意義

討論教學法是指團體的成員齊聚在一起,經由說、聽和觀察的過程,彼此溝通意見,以達成某種教學目標。主要特色在於教師與學生共同就某一主題進行探討,以尋求答案或能為團體大多數成員所接受的意見。討論法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讓討論者自由發揮想法,並藉由意見的交換彼此接納、容忍和尊重,進而發展思考和價值判斷的能力。

適用時機

1.熟悉課程內容

2.研討爭議性問題

3.解決多種答案的問題

4.建立或改變個人行為

5.培養民主參與精神

討論的功能

(一)認知方面

1.討論前需熟悉教材、了解內容,因此透過熟悉教材培養組織和綜合能力。

2.討論中檢視自己的行為、感覺和信念,進而改變原有的態度和想法。

3.能從不同角度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二)情意方面

1....

【評論主題】10.小嘉平時數學成績並不理想,這次段考又考不及格。他告訴媽媽:「都是老師出題太難,我才沒考好。」小嘉運用的防衛機轉為何?(A)否認(denial)​​(B)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評論內容】

1.潛抑作用repression:指個體將不容於超我的慾念、具威脅性、令人痛苦的想法與感覺、 

  或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衝動,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並壓入潛意識層面中,但這些潛抑的

  訊息並未被遺忘或消失,只是暫時的潛伏,有機會仍持續地影響個人的行為,特別是潛抑

  孩童時期的某些衝動。

2.壓抑作用suppression:壓抑是有計劃的自我控制過程,有意去避免想些什麼,並將衝動及慾

望保留,即公開否認或私自隱藏,而個人很清楚自己所壓制的一些不愉快的想法或慾望,

若有必要,仍能敘述出來,但對潛抑的刺激或記憶多無所知。 

3.否認作用denial:經由拒絕面對不愉快的外在事實,而來保護自己,包括對具...

【評論主題】50.有關班級經營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和諧溝通模式強調當幼兒行為改善時,應讚美其人格,而非其行為(B)邏輯結果模式強調教師應使用正增強作用、懲罰等策略改變幼兒行為(C)教師效能訓練模式主張

【評論內容】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

(一)基本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和諧氣氛下,教師展現同理心、積極關注與從旁協助,只要教師給予關懷、接納與支持,學生就能發展得很好,並能自己解決問題。此模式反對使用獎賞與懲罰,如此會使學生無法關注到自己本身的問題。在問題發生時,必須先釐清問題所有權是屬於教師或學生,再根據問題歸屬採取不同對策。(二)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 遇到屬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從旁協助,讓學生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在與學生溝通時,教師應避免使用命令、警告、指揮等指導性語言,學習運用聆聽技巧,讓學生知道老師懂他的意思,藉以深入的找出問題癥結。對於教師問題的處理,Gorden建議...

【評論主題】6.市場攤販懂得利用人性中想要以同樣價格買到更多物品的心理,在顧客要求購買一斤物品時,乃先抓不足的量,然後慢慢加,直到足夠一斤。這比起一開始就抓超過一斤,然後慢慢減到剛好一斤,更容易讓顧客覺得買到更多

【評論內容】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評論主題】21.下列何者較屬於果斷型(assertive style)的教師態度與行為?(A)建立教室常規,並確實執行,以維持高效率的學習環境(B)教師必要時,可以嚴厲指責學生,以展現教師的決斷力(C)針對學生

【評論內容】

依據蓋哲爾與泰倫(Getzels & Thelen)的班級社會體系理論, 教師可依制度與個人因素運用三種班級領導方式。以下何者不屬於該模式發展的教師領導方式? (A)注重團體規範(the nomothetic style) (B)聚焦教師聲望(the prestige style)(C)重視個人情意(the idiographic style) (D)強調動態權衡(the transactional style)

有效率的教師在面對學習者的個別差異性時,最重要的教師態度是下列哪一項? (A)檢驗前一單元課程涵蓋的資訊,活化學習者的背景知識 (B)幫助學習者判斷他們已經知道什麼,並為新知提供基礎 (C)讓每位學生感受到在校各種學習參與上是受到接納的 (D)運用感官特性,吸引與維持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的持續注意力

面對學生爭吵...

【評論主題】28.演講比賽名次屬於下列何種測量量尺?(A)名義量尺(B)次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

【評論內容】名義量尺

在名義量尺(nominal scale)中,數字是用來將人們加以分類或指認,只是用來代替姓名或口語標示。很多種分類動作,會建構出名義層次的測量,例如學校心理學會將學童標示為「正常」或「學習遲緩」就是一種 ;而這種標籤也可用數字來取代,例如正常學童稱為團體1,學習遲緩的學童稱為團體2。

順序量尺

再順序量尺(ordinal scale)中,數字是用來分派給個體的,且要讓個體被測屬性的順序對應到數字的大小等第。順序測量在心理學和教育學中非常普遍。順序量尺也能用來進行決策。

等距量尺

等距量尺(interval scale)的定義特性是被分派到兩個人或兩個物體上的兩個數字,其數字之間的差距,必須對應到這些人或這些物體在測量屬性上的差異。因為心理學...

【評論主題】22.為因應臺灣的食安問題,王老師在教學時強調「選擇營養的食物,而非選擇便宜的 食品。」此目標符合情意領域目標分類的哪一個層次?(A)反應(responding) (B)形成品格(characteri

【評論內容】

根據個人將價值內化的程度,分為五個目標層次。1.接受:是指對某種現象和刺激的知覺,進而選擇所要注意的刺激。此層次的目標包含有:(1)知覺;(2)接受的意願;(3)選擇的注意。例如學生從學習西方文化,而能知覺到其中的服飾、家具和建築之美。2.反應:是指主動地注意,亦即積極的參與反應,但並不致力於信守或奉獻,包含:(1)沉默;(2)願意;(3)滿意;學生對某學科感興趣,即是反應的層次。如學生默然服從學校的服裝儀容規定以避免懲罰。3.價值判斷:是指知覺到現象,事物,或行為中存在的價值,進而重視其價值,包含:(1)價值的接受;(2)價值的偏愛;(3)堅信。如學生能判斷核能的價值。4.組織:是指將價值內化成自我的系統,包含:(1)價值概念建立的利益;(2)價值體系的組織,如學生依照大眾福利的標準而非狹隘團體的利益,來權衡各種社會政策的良窳。5.價值性格化:是指將組織層次的價值內化,成為個性的一部分,並升至人生哲學的層次,亦即理念。個人乃依其理念行事,包含:(1)一套一般的價值;(2)理念性格化,如學生依據倫理道德而規劃自己的生活。

【評論主題】23.楊老師積極布置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來感染學生,讓學生能經由模仿作用提升學習 動機與成效。此種作法較符合下列何種理論的主張?(A)系統增強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C)結構功能理論 (D)需求層次理

【評論內容】

觀察學習四階段歷程

1.注意階段(attentional phase)

在觀察學習時,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行為的特徵,並了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否則無法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

2.保持階段(retention phase)

指個體觀察到楷模該項行為之後,必須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象徵性的心像,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方始可以保留在記憶中。

3.再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

指個體對楷模的行為表現觀察後,納入記憶,其後再就記憶所及,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

4.動機階段(motivational phase)

指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從楷模身上學到行為,而且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評論主題】3.根據卡芬頓(M. Covington)的自我價值論,下列何者符合他對學習動機的觀點?(A)學生對能力與努力的歸因隨年齡而升高(B)自我價值感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C)個人視成功為努力的結果而非

【評論內容】

自我價值論的意義

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源自於個體心中對自我價值感的維持。

當個體發現成功難追求時,會改以逃避失敗來維持自我價值。也就是說,當個體長期處於不成功的狀態下,個體會發展出因應失敗壓力的對策,例如不認為自己是努力或能力不足所以失敗,藉此認知來維護自我價值。

【評論主題】7.有關直接教學法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A)提問時要給學生候答時間(B)隨時檢核學生的了解程度(C)提供給學生示範和練習的經驗(D)在課程結束時才說明學習目標或結果

【評論內容】

直接教學法具有以下幾項特徵:

(1)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訂定系統的教學計畫、仔細地選擇教學目標、使用結構性強的課程、與細步而排序明確的教材、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注意學生的專注度和學習動機、老師隨時監控學生的進步情形、以及重視評量與教學的配合等。

(2)強調分散式的教學,採用多單元活動設計方式進行小步驟的教學,每節課均含新教、練習與複習不同內容的教學活動,每項活動均不超過10~15分鐘。此種設計可避免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及過度學習的缺失,並可提昇學生的辨別力及長期記憶力。

(3)教學生認識一樣東西或一個概念時,如錢幣、車子,範例的選擇宜提供正例和負例,正例的選擇著重差異愈大愈好,如將所有的錢幣都拿給學生看,以...

【評論主題】1.課程設計強調學習者參與社區生活、蒐集社區資源、探索社區議題,以培養學生探究和參與公民社會的能力。此較屬於下列何種主張?(A)認知主義 (B)行為主義(C)社會重建主義 (D)理性人文主義

【評論內容】

注重學生先備能力,並以學生們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為基點,作為教學發展基礎的是: (A)行為主義 (B)人文主義 (C)認知主義 (D)社會學習主義

吳老師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效,經常在教學中運用心像法、 字鈎法、聯想法、關鍵字法及詩歌韻文法等學習策略,請問偏向 何種學習理論取向? (A)行為主義理論 (B)認知主義理論 (C)人本主義理論 (D)多元智慧理論

認知心理學家主張,教導學習策略可促進教學效果,而記憶策略便是學習策略中相當受重視的部分。記憶策略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型:

1. 複誦策略:如反覆背誦、抄寫法等;

2. 組織策略:如記憶塊、歸類法、分層體系、大綱法等;

3. 精進策略:如心像法、聯想法、故事法、首字法、詩歌韻文法、諧音轉換法、位置法、關鍵字法、字鉤法等。

【評論主題】1.課程設計強調學習者參與社區生活、蒐集社區資源、探索社區議題,以培養學生探究和參與公民社會的能力。此較屬於下列何種主張?(A)認知主義 (B)行為主義(C)社會重建主義 (D)理性人文主義

【評論內容】

*補

《理性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是一種基於理性和仁慈的哲學理論的世界觀。作為一種生活哲學,人文主義從仁慈的人性獲得啟示,並通過理性推理來指導。

人文主義以理性推理為思想基礎,以仁慈博愛為基本價值觀。個人興趣、尊嚴、思想自由、人與人之間的容忍和無暴力相處等,都是人文主義內涵範疇。

除了一般無宗教的人文主義,在各個主要宗教中也有人文主義,在此一般與該宗教信仰和傳統相結合。有些人文主義運認為,人有需參加儀式和規則,並組織一些團體來滿足這種需要。相比唯物主義,人文主義注重人的精神心靈;另一方面,人文主義注重理性。因此,有人文主義者認為,和理性精神相違背的神靈崇拜的宗教精神,並不是人文主義。

【評論主題】3.蔡老師在偏遠地區的學校任教,準備高年級的社會領域課程時,發現課本中所舉的實例,如捷運或銀行,都是任教學校社區所缺乏的。因此,蔡老師使用網路資源輔助學生了解課本的實例。蔡老師的課程實施觀點為下列何者

【評論內容】

1.王老師認為教科書是由專家學者依課程綱要編製,教師只要遵守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學,即可達成能力指標。此種想法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種課程實施觀?(A)權變觀 (B)調適觀 (C) 締造觀 (D)忠實觀ANS:(D)

2.下列何種課程實施觀點強調「課程乃是學生與教師一起創造的教育性經驗,重視師生的自主性,師生本身就是課程的主體和實施成敗的決定者」? (A) 忠實觀 (B) 相互調適觀 (C) 締造觀 (D) 歷程觀ANS:(C)

3.邱老師在教學時,依循課程計畫及教師手冊內的單元目標,而以學生校內外生活情境中的素材,取代部分教科書內的材料。邱老師的作法較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實施觀? (A)忠實觀(B)締造觀(C)實踐觀(D)相互調適觀Ans:(D)

4.下列何種課程實施觀點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