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有關課程設計「過程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切?
(A)強調事先訂定的詳細目標
(B)偏重以量化工具進行成效評鑑
(C)重視內容與活動自身的價值和自主性
(D)強調課程評鑑受到目標的引導與控制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2944
統計:A(92),B(38),C(3135),D(108),E(0)

用户評論

【用戶】相信自己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目標模式強調效率、分工與結果,將人視為經濟人,透過量化的方式歸納出一普面性的理論,而忽略了人情意方面之影響,並且無法完全詮釋現實課程設計所面臨人方面的問題。

【用戶】鄭名辰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過程模式就是歷程模式沒錯英文都叫Process Model認為只要詳述學科的內容和程序原則,便可以合理地設計課程

【用戶】Chan Chih Pi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Process Model)認為課程實施的結果是不能預測的,因為課程是經驗,教育就是發展。認為學生是主動學習者,教育就是要給予學生増能、賦權,發展即是要增加兒童自主的能力。故課程即在協助兒童發展自主行動、能夠選擇、決定、判斷、控制、負責的能力,要有能力對社會做批判。重點不在課程提供給學生什麼,而是在課程如何提供。課程設計不一定要事先陳述預期的學習結果,要從內容和活動設計開始,先規劃學習經驗。著重師生學習過程的經驗,而非固定的課程目標。故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改以表意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程序原則(principles)來指引課程設計。非是沒有目標,而是改用引領原則指引課程設計。原則可在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加以調整。課程目標與實施過程不做區別,目標反應在過程中,過程即蘊含目標。

【用戶】Chan Chih Pi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目標模式可能具有下列五個缺點:1.忽略組織目標的多元化及矛盾衝突的本質;事實上,學校目標可能是衝突而無法協調的,例如在我國國民中學,教育行政當局所一再強調的「教學正常化」,可能使和部分家長所強調的「加強升學準備」,扞格難入。2.可能會過於重視行政人員所決定的目標,而忽略了教師、學生及社會人士所訂的目標。3.組織目標是動態的,而目標模式卻是靜態的,目標會隨組織環境因素及成員行為的改變而異動,可是目標模式中所強調的目標有固定不變之虞。4.組織的官方目標很可能和它的運作目標相左。但是由於運作目標的分析工作既複雜又困難,研究者往往以官方目標視同運作目標。5.組織目標是回顧性的(retrospective),常是事後回溯(expost facto)的敘述,可用來確認或辯護學校和教育人員既有的行為,卻不能用來指導他們的行為。課程的目標模式是以目標的選擇、確定和產出,作為發展課程、設計課程的核心。此種模式在課程發展模式當中,出現最早且影響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