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有關注意力策略的研究指出,兒童發展注意力策略的過程,傾向循著以下那一種順序?①產出缺陷(production deficiency) ②控制缺陷(control deficiency) ③使用缺陷(utilization deficiency)④使用有效策略(effective strategy use)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95349
統計:A(102),B(67),C(23),D(19),E(0)

用户評論

【用戶】rosakao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Flavell(1976)最先解釋生產缺陷的原因,乃由於學生有關記憶過程的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記憶知識)出現問題。Flavel的後設認知定義強調:學生的認知知識與信念,可影響其面臨作業時的策略性方法(Flavell, 1976, 1987)。flavell宣稱:一些學生雖然有「如何」進行認知歷程的足夠知識,但缺乏在「何處」或「何時」使用的理解時,即會呈現生產缺陷。1987年,Flavell更仔細的界定三種後設認知知識,會影響學生面對作業時的策略性方法:個人知識、作業和策略等三種變項。個人知識的變項代表對“哪一種人才像認知有機體”的理解,這理解可能是個體內、個體間、或全體性的。例如學生可能相信他擅長英文,但在數學上卻很差勁(個體內的知覺);或者學生可能相...

【用戶】Janet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產出缺陷(嬰幼兒)第一次遇到問題,需要他人教導該如何解決,就可以做得很好控制缺陷(5歲)再次遇到相同狀況,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需要他人提示解決之道使用缺陷(低年級)已經知道怎麼解決,但不會精進策略,事倍功半

【用戶】rosakao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Flavell(1976)最先解釋生產缺陷的原因,乃由於學生有關記憶過程的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記憶知識)出現問題。Flavel的後設認知定義強調:學生的認知知識與信念,可影響其面臨作業時的策略性方法(Flavell, 1976, 1987)。flavell宣稱:一些學生雖然有「如何」進行認知歷程的足夠知識,但缺乏在「何處」或「何時」使用的理解時,即會呈現生產缺陷。1987年,Flavell更仔細的界定三種後設認知知識,會影響學生面對作業時的策略性方法:個人知識、作業和策略等三種變項。個人知識的變項代表對“哪一種人才像認知有機體”的理解,這理解可能是個體內、個體間、或全體性的。例如學生可能相信他擅長英文,但在數學上卻很差勁(個體內的知覺);或者學生可能相...

【用戶】Janet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產出缺陷(嬰幼兒)第一次遇到問題,需要他人教導該如何解決,就可以做得很好控制缺陷(5歲)再次遇到相同狀況,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需要他人提示解決之道使用缺陷(低年級)已經知道怎麼解決,但不會精進策略,事倍功半

【用戶】Hsinyi She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ccdde1031 高二下 (2019/11/24)     6    注意力發展策略階段第一階段,產出缺陷:學前幼兒,無法產出有效的策略或是根本不會使用策略。第二階段,控制缺陷:可能會產出策略,但產出型是不固定,導致無法控制策略或是有效執行策略。第三階段,使用策略:低年級國小生,雖會使用固定執行的策略,但由於缺乏經驗,沒有從任何操作中獲得或受益小於同樣使用策略的年長兒時所產生的現象。有效策略使用:有效使用策略而從中獲利。見王立杰考試精粹106版  1-164

【用戶】rosakao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Flavell(1976)最先解釋生產缺陷的原因,乃由於學生有關記憶過程的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記憶知識)出現問題。Flavel的後設認知定義強調:學生的認知知識與信念,可影響其面臨作業時的策略性方法(Flavell, 1976, 1987)。flavell宣稱:一些學生雖然有「如何」進行認知歷程的足夠知識,但缺乏在「何處」或「何時」使用的理解時,即會呈現生產缺陷。1987年,Flavell更仔細的界定三種後設認知知識,會影響學生面對作業時的策略性方法:個人知識、作業和策略等三種變項。個人知識的變項代表對“哪一種人才像認知有機體”的理解,這理解可能是個體內、個體間、或全體性的。例如學生可能相信他擅長英文,但在數學上卻很差勁(個體內的知覺);或者學生可能相...

【用戶】Janet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產出缺陷(嬰幼兒)第一次遇到問題,需要他人教導該如何解決,就可以做得很好控制缺陷(5歲)再次遇到相同狀況,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需要他人提示解決之道使用缺陷(低年級)已經知道怎麼解決,但不會精進策略,事倍功半

【用戶】Hsinyi She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ccdde1031 高二下 (2019/11/24)     6    注意力發展策略階段第一階段,產出缺陷:學前幼兒,無法產出有效的策略或是根本不會使用策略。第二階段,控制缺陷:可能會產出策略,但產出型是不固定,導致無法控制策略或是有效執行策略。第三階段,使用策略:低年級國小生,雖會使用固定執行的策略,但由於缺乏經驗,沒有從任何操作中獲得或受益小於同樣使用策略的年長兒時所產生的現象。有效策略使用:有效使用策略而從中獲利。見王立杰考試精粹106版  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