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懷才不遇」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主題,下列哪一選項不屬於「懷才不遇」的主題?
(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欲渡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C)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
(D)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21878
統計:A(1630),B(226),C(120),D(13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古典詩」考題之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Tom Chiu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短歌行》抒發了曹操對人生的感慨,表達了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雄心。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憂憂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賞析:   此詩為建安末年,曹操於江北發動赤壁之戰時所做,當時得曹操,北定袁紹,南震劉表,東威孔融,西霸張繡,普天之下莫非其之領域,此時江東吳地的孫權,為曹操威震天下的最後依個據點,故在公取江東前夕,吟作此詩。其求賢若渴,與劉邦《大風歌》中所吟:「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意境相似。

【用戶】曉蝦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曹植"雜詩七首"之五  僕夫早嚴駕。吾將遠行遊。遠遊欲何之。吳國為我仇。將騁萬裡塗。東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左思《詠史八首》其七  主父宦不達。骨肉還相薄。買臣困樵采。伉儷不安宅。陳平無產業。歸來翳負郭。長卿還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賢豈不偉。遺烈光篇籍。當其未遇時。憂在填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

【用戶】Wang Yun Lio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1. 迍邅 注音一式 ㄓㄨㄣ ㄓㄢ 漢語拼音 zh n zh n 注音二式 ju n j n處境艱險,前進困難。西遊記˙第四十三回:「纔脫了魔障,幸得這一路平安,又遇著黑水迍邅!」清˙方成培˙雷峰塔˙第二十六齣:「只恨我命犯迍邅。啊呀!遇惡僧。」亦作「屯邅」...

【用戶】田咩咩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抒發了曹操對人生的感慨,表達了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雄心。(B)欲渡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臨洞庭上張丞相》孟浩然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羡慕別人得魚成功。(C)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詠史詩》左思英雄往往有艱困的遭遇,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甚麼時代沒有奇才被遺棄在草野中的啊。 (D)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雜詩》曹植我希望輕易地駕馭輕舟渡過河對岸,奈何不見雙槳與方舟(戰船和軍隊)。閒居無事並非我畢生的志願,我寧願為(消除)國家的憂患而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