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Dunkin與Biddle的教學研究模式中的教師行為是屬於哪一種變項?
(A)先在變項 
(B)情境變項 
(C)過程變項 
(D)結果變項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968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有效教學研究幾乎都是以「情境──過程──結果」三個維度作為基本框架的。基本上相關的研究都遵循著Dunkin 和Biddle 所著The Study of Teaching 一書中提出的教學研究基本模式:預定變項: 教師個人特質、專業素養、教學經驗、影響教學行為之人格因素情境變項: 學生人格特質、社會情境(社區、學校、教室情境)過程變項: 教室中師生所表現之行為結果變項: 學習效果、技能、社會情緒陳奎熹 教育社會學研究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先在變項: 教師個人特質、專業素養、教學經驗、影響教學行為之人格因素情境變項: 學生人格特質、社會情境(社區、學校、教室情境)過程變項: 教室中師生所表現之行為結果變項: 學業、技能、社會情緒

【用戶】San Xin Chu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預定變項: 教師個人特質、專業素養、教學經驗、影響教學行為之人格因素情境變項: 學生人格特質、社會情境(社區、學校、教室情境)過程變項: 教室中師生所表現之行為結果變項: 學習效果、技能、社會情緒

【用戶】廖俊淵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過程變項: 教室中師生所表現之行為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