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種課程評鑑模式強調建立「先在因素」,並重視評鑑方案和既定標準的比較,以進行適當的判斷?
(A)外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
(B)差距模式(discrepancy model)
(C)認可模式(accreditation model)
(D)對抗式模式(adversary model)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84887
統計:A(770),B(522),C(234),D(6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課程評鑑、教育評鑑模式

用户評論

【用戶】Lancy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外貌模式(Stake):先在因素,過程因素,結果因素

【用戶】Wei Wang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依據黃政傑(1987)所界定之系統模式包含以下六種:(一)目標獲得模式(goal-attainment model)由課程學者泰勒(Tyler)所提倡,此模式目的在於確定課程目標達成之程度,以目標來引導評鑑工作,評鑑者必須依照教育目標,搜集學生實際表現之資料,再與目標相互比較。(二)外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由史鐵克(R.E.Stake)所提倡,他主張評鑑須對搜集教育方案之先在因素、過程(交流)因素、結果因素進行描述和判斷。(三)差距模式(discrepancy model)差距模式是由目標本位評鑑發展而來,係由普羅佛斯(Provus, 1973)設計的系統評鑑方法。其旨在於比較「標準」和「表現」,分析其中的差距,做為課程方案改進的依據。(四)評鑑研究中心的...

【用戶】Rebecca Lin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外貌模式是由史鐵克(R. E. Stake) 所提倡,他主張評鑑應兼具描述和判斷的成份,而且不論是描述或判斷,都要搜集課程方案的先在因素、過程因素、結果因素。

【用戶】Lancy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外貌模式(Stake):先.....看完整詳解

【用戶】Wei Wang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依據黃政傑(1987)所界定之系統模式包含以下六種:(一)目標獲得模式(goal-attainment model)由課程學者泰勒(Tyler)所提倡,此模式目的在於確定課程目標達成之程度,以目標來引導評鑑工作,評鑑者必須依照教育目標,搜集學生實際表現之資料,再與目標相互比較。(二)外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由史鐵克(R.E.Stake)所提倡,他主張評鑑須對搜集教育方案之先在因素、過程(交流)因素、結果因素進行描述和判斷。(三)差距模式(discrepancy model)差距模式是由目標本位評鑑發展而來,係由普羅佛斯(Provus, 1973)設計的系統評鑑方法。其旨在於比較「標準」和「表現」,分析其中的差距,做為課程方案改進的依據。(四)評鑑研究中心的...

【用戶】Rebecca Lin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外貌模式是由史鐵克(R. E. Stake) 所提倡,他主張評鑑應兼具描述和判斷的成份,而且不論是描述或判斷,都要搜集課程方案的先在因素、過程因素、結果因素。

【用戶】Lancy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外貌模式(Stake):先.....看完整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