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設法在同一時間使語文課上唐詩,而歷史課上唐代歷史,這符合課程組織原則的
(A)繼續性
(B)順序性
(C)螺旋性
(D)相關性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13885
統計:A(491),B(67),C(139),D(304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課程組織

用户評論

【用戶】鄭雅心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一) 課程組織:安排、配置、連接各種不同教材或學習經驗,使其彼此互相增強,發揮最大效果。1.  規準(1) 繼續性:指重要的、基本的、必需的學習內容,要讓它繼續的、重複的一再出現。例:小一出現「民主法治」的概念,可在小二再次出現。(2) 順序性(程序性):課程內容、學習經驗、學習材料,安置成某種連接的次序。例:生活科在小一、二,小三起分化出自然科和社會科。(3) 銜接性(連貫性):指涉不同部分之間的交互聯結關係。例:九年一貫的銜接課程,要考慮內容的難度增加太快或數量增加太多。(4) 統整性:各種不同的學習經驗與課程內容之間,建立適當的關聯,以統合分科所造成的知識支離破碎的狀態,達到...

【用戶】黃意晴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請問課程組織原則中,誰提出"相關性"?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教材組織原則:(前三個由泰勒提出)1.繼續性:重複舊經驗或討論已有的經驗,以利幼兒學習。2.程序性:以舊經驗為基礎,再加深新經驗,引導新經驗學習。3.統整性:各教材間互相連貫。4.相關性:不同領域的課程或科目呈現相關主題。5.均衡性:各領域之間的均衡,不可以偏重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