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三國演義》的歇後語或俗語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甲)、關公門前耍大刀/一較高下 (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丙)、劉備借荊州/有借有還 (丁)、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戊)、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A)甲乙戊
(B)乙丙丁
(C)乙丁戊
(D)甲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01099
統計:A(46),B(244),C(3198),D(6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閱讀、蘇東坡、昧-誤用說明

用户評論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甲,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丙,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關公面前耍大刀】【司馬昭之心】【劉備借荊州】【味如雞肋】【周瑜打黃蓋】【一較高下】【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6下面由章回小說所發展出來的辭語,使用正確的是: (A) 她的文章就像「潘金蓮的裹腳布」,輕薄短小 (B) 借錢給他,就好比「劉備借荊州」一樣,信用可靠 (C) 這次到法國旅遊,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非常熟悉 (D)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既然敢來,就不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