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梁惠蘭〈辭土〉:「每一次出遊,藉由飛機的起降,帶領我辭別一塊土地,卻又親近另一塊土地。也許我那些辭土遠走的親人故友啊,也並沒有走遠,一次的輪迴,不過是一趟飛機的起降吧。」文中「輪迴」一詞的意旨,指的是下列哪一個選項?
(A)機輪滾動於跑道上
(B)飛機不斷的起降
(C)輾轉生死於六道中
(D)人生無窮的變幻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50645
統計:A(268),B(910),C(5293),D(1664),E(0)

用户評論

【用戶】Trista Chao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這要看過原文會比較了解,作者指的是老一輩傳說中,將死者會跪地辭別原文如下...每一次出遊,藉由飛機的起降,帶領我辭別一塊土地,卻又親近另一塊土地。也許我那些辭土遠走的親人故友啊,也並沒有走遠,一次的輪迴,不過是一趟飛機的起降吧。趕至關西機場時,並沒有想像中的早到。清晨六點從會館出發,百萬遍再會了,京大清風會館再會了,三慶在清晨中的巴士站送別,我們也短暫的再會了。搭的是七點十八分的特急快車,到機場約九點,也許是兩次錯車的等待,延遲了些時間。上飛機時,座位旁的乘客問我是一個人的旅行嗎?轉過頭,原來我身旁坐的是位美國婦女,此時才清晰的意識到三慶仍留在日本;三次東瀛之旅,我們都在進出日本時,彼此錯開,一個...

【用戶】AdzukiP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申覆:作者在文中論及的是「我那些辭土遠走的親人故友」,並不專指「故友」,因此不應專就「故友」一詞之意義作解。作者用「也許」二字引出「我那些辭土遠走的親人故友啊,也並沒有走遠」,點出事實上他的親人故友走遠;而其走遠,正因死生的關係。作者用「一次的輪迴,不過是一趟飛機的起降吧。」比喻人們輾轉生死於六道之中,週而復始,就像飛機一起一降,有起有降;人的死生也是一樣的,一生一死,有生而後有死,既生則亦必死。兩者都是規則明確而人力不能影響或改變的。人們對於生死的問題,雖則耿耿於懷,卻又不能不接受,是以產生恐懼與豁達兩種心境。作者以豁達接受的態度對待死亡,因此以飛機起降為喻。如果以人生無窮的變幻作解,就不能呈顯他的規律和作者的心境了。也因此,我們認為應該維持原答案。

【用戶】陳育萱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本來對這題的答案不解...認為摘錄模糊本篇「輪迴」的意義直到看了全文後 深深被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