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2.一般人在適當條件下,不但願學習接受責任而且還尋求責任
(A)歸因理論
(B)行為理論
(C)X理論
(D)Y理論
(E)公平理論----P.79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85587
統計:A(822),B(421),C(431),D(4786),E(633)

用户評論

【用戶】張麗秋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謝文全(2004:37):Y理論是代表民主管理的理論,對人的基本假設為1.人並非天生厭惡工作,工作可以是樂趣之源,視工作環境而定2.人能自動完成所肩負的組織任務3.人願意肩負組織目標的達成,從中獲得自我滿足及自我實現4.情況許可下,願接受職責並主動尋求承擔更多的責任5.能應用智力和創造力,解決組織面臨的問題

【用戶】Last Night Wo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ivanchen-home/article?mid=130 X理論和Y理論(Theory X and Theory Y),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和社會心理學中關於工作激勵的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於1960年代提出。其中Y理論又被稱作人性本善理論。Z理論(Theory Z)是由W. G. Ouchi 在1981年提出代表日本式管理的理論。X理論Y理論Z理論一般人的本性是懶惰的,工作越少越好,可能的話會逃避工作。大部分人對集體(公司,機構,單位或組織等)的目標不關心,因此管理者需要以強迫,威脅處罰,指導,金錢利益等誘因激發人們的工作源動力。一般人缺少進取心,只有在指導下才願意接受工作,因此管理者需要對他們施加壓力。...

【用戶】Last Night Wo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斯塔希·亞當斯(John Stacey Adams)於1965年提出:員工的激勵程度來源於對自己和參照對象(Referents)的報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觀比較感覺。其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1、公平是激勵的動力。  公平理論認為,人能否受到激勵,不但受到他們得到了什麼而定,還要受到他們所得與別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  這種理論的心理學依據,就是人的知覺對於人的動機的影響關係很大。他們指出,一個人不僅關心自己所得所失本身,而且還關心與別人所得所失的關係。他們是以相對付出和相對報酬全面衡量自己的得失。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當時,就會心理平靜,認為公平合理心情舒暢。比別人...

【用戶】黃 泰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一般人在適當條件下,不但願學習接受責任而且還尋求責任 (D)Y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