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下列那一項不是社會工作之主要功能?
(A)受創復原的功能(restoration)
(B)提供資源的功能(provision of resources)
(C)預防的功能(prevention)
(D)社會再建構的功能(social re-construction)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281
統計:A(70),B(103),C(31),D(40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公職-社會工作

用户評論

【用戶】lupo&litt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社會工作功能:恢復、預防、發展(提供資源)

【用戶】偽課員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再建構→會談

【用戶】蕭鉛筆(坐四望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認知重建是一種干預的過程,他是從認知行為治療而來的技巧。認知重建的目的在於增加案主的認知和行為技巧以增強他們的功能。再建構是要改變造成案主行為背後的思考、情感或公開的行為。認知理論學者相信,人類社會中行為的不良,是起因於人們對自己、他人或情境有錯誤的認知因此需要改善錯誤的認知。而社會工作者必須知道要如何評估案主的認知功能,善於應用提升案主認知功能的干預方法。認知重建用於幫助案主有錯誤知覺跟自我挫敗的想法很有效果。雖然認知行為理論學家將大部分的失功能狀況歸咎於錯誤的觀念,但在連茲(Lantz,1978)認為失功能的狀況並非都是由於錯誤的信念,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生理的問題所造成的,例如:腦傷、神經性疾病...等。因此社會工作者如何理解到案主的行為異常背後的因素變成了此一干預方法的首要重點。-謝秀芬,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2010

【用戶】lupo&litt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社會工作功能:恢復、.....看完整詳解

【用戶】All pass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再建構→會談

【用戶】蕭鉛筆(坐四望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認知重建是一種干預的過程,他是從認知行為治療而來的技巧。認知重建的目的在於增加案主的認知和行為技巧以增強他們的功能。再建構是要改變造成案主行為背後的思考、情感或公開的行為。認知理論學者相信,人類社會中行為的不良,是起因於人們對自己、他人或情境有錯誤的認知因此需要改善錯誤的認知。而社會工作者必須知道要如何評估案主的認知功能,善於應用提升案主認知功能的干預方法。認知重建用於幫助案主有錯誤知覺跟自我挫敗的想法很有效果。雖然認知行為理論學家將大部分的失功能狀況歸咎於錯誤的觀念,但在連茲(Lantz,1978)認為失功能的狀況並非都是由於錯誤的信念,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生理的問題所造成的,例如:腦傷、神經性疾病...等。因此社會工作者如何理解到案主的行為異常背後的因素變成了此一干預方法的首要重點。-謝秀芬,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2010

【用戶】蕭鉛筆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認知重建是一種干預的過程,他是從認知行為治療而來的技巧。認知重建的目的在於增加案主的認知和行為技巧以增強他們的功能。再建構是要改變造成案主行為背後的思考、情感或公開的行為。認知理論學者相信,人類社會中行為的不良,是起因於人們對自己、他人或情境有錯誤的認知因此需要改善錯誤的認知。而社會工作者必須知道要如何評估案主的認知功能,善於應用提升案主認知功能的干預方法。認知重建用於幫助案主有錯誤知覺跟自我挫敗的想法很有效果。雖然認知行為理論學家將大部分的失功能狀況歸咎於錯誤的觀念,但在連茲(Lantz,1978)認為失功能的狀況並非都是由於錯誤的信念,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生理的問題所造成的,例如:腦傷、神經性疾病...等。因此社會工作者如何理解到案主的行為異常背後的因素變成了此一干預方法的首要重點。-謝秀芬,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