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李惠為雍州刺史,)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檐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爭者出,顧州綱紀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咸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北史.外戚傳》)李惠如何判斷羊皮的主人?
(A)求神問卜
(B)推理審度
(C)杖打成招
(D)證人口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27956
統計:A(19),B(6569),C(437),D(5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李惠如何判斷羊皮的主人

用户評論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有一個背著鹽和一個背著薪柴的人,一起把背的東西放在樹蔭下,在樹下休息。正當兩個人要離開樹蔭下時,卻為了一塊羊皮而吵了起來,他們都說那塊羊皮是自己墊在身後以便背著重物的東西。李惠看到到了,就把兩個爭吵的人叫出來,然後告訴地方上的官員說:「這塊羊皮可以拷問出它的主人嗎?」圍觀的眾人都沒有人回答,於是李惠就命令人把羊皮放在草席上,用棍子打它,發現在一些鹽屑掉了出來。李惠說:「找到事情的真象了。」讓那兩個爭羊皮的人一起看這個情況,於是背著薪柴的人只好伏首認罪。回答者:aidan ( 初學者 1 級 )回答時間:2006-04-09 00:54:59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8 「宋傅琰為山陰令,有二人爭雞,琰各問何以食雞?一人云粟,一人云豆,乃破雞得粟,罪言豆者。縣內稱神明,無敢為偷。」(《南史.循吏傳》)根據文中所述,傅琰的辦案掌握了什麼關鍵? (A)心誠則靈 (B)小題大作 (C)讓證據說話 (D)冥冥中有神明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1 年 - 101年 地方五等 其他類科#9379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吳太子孫登)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根據文中所述,孫登的隨從想用什麼手段讓嫌疑犯認罪? (A)誘之以利(B)屈打成招(C)動之以情(D)尋找罪證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檐息樹陰,有背著鹽的和背著柴的人,兩個人同時放下重擔在樹陰下休息。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一會兒,將要走了,爭一張羊皮,都說是自己墊肩的東西。惠遣爭者出,顧州綱紀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咸無答者。(爭吵了)很久沒有結果,(他們)就去告官。 雍州刺史李惠,問他的下屬們說:“憑藉這張羊皮能夠查出它的主人嗎?”下屬官吏都不能回答。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見(發現)有少許鹽末,就說:“得到實情了!”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再讓爭吵的雙方進來看,背柴的人於是伏在地上承認了罪過。人有負鹽負薪者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北史.外戚傳》)李惠推理審度ㄉㄨㄛˋ來判斷羊皮的主人。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有一個背著鹽和一個背著薪柴的人,一起把背的東西放在樹蔭下,在樹下休息。正當兩個人要離開樹蔭下時,卻為了一塊羊皮而吵了起來,他們都說那塊羊皮是自己墊在身後以便背著重物的東西。李惠看到到了,就把兩個爭吵的人叫出來,然後告訴地方上的官員說:「這塊羊皮可以拷問出它的主人嗎?」圍觀.....

【用戶】徐德霖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別誤選C喔,杖是打羊皮掉出鹽屑,不是打人成招.....

【用戶】米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原文】甲乙二人,一負鹽,一負薪,同釋重擔,息樹陰下。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爭決於惠。惠令人置羊皮於地,以杖擊之,見有鹽屑,曰:“得其實矣。”負薪者乃伏罪。——《北史•李惠傳》【今譯】甲乙兩個人,一個背著食鹽,一個背著柴薪,一同放下重擔,在樹陰下休息。兩人休息之後,再起身趕路時,為一張羊皮爭吵起來,都說羊皮是自己墊在肩背上用的,二人爭吵著,來到官衙,要李惠(北魏時人)長官作出裁決。李惠讓人把羊皮放到地上,用木杖擊打它,然後拿開羊皮,發現地上有不少的食鹽碎末,便說:“我知道實際情況了。這張羊皮,原本是背鹽者之物。”那個背柴的人,便認了罪。資料來源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16577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北史.外戚傳》)李惠推理審度ㄉㄨㄛˋ來判斷羊皮的主人。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有一個背著鹽和一個背著薪柴的人,一起把背的東西放在樹蔭下,在樹下休息。正當兩個人要離開樹蔭下時,卻為了一塊羊皮而吵了起來,他們都說那塊羊皮是自己墊在身後以便背著重物的東西。李惠看到到了,就把兩個爭吵的人叫出來,然後告訴地方上的官員說:「這塊羊皮可以拷問出它的主人嗎?」圍觀.....看完整詳解

【用戶】徐德霖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別誤選C喔,杖是打羊皮掉出鹽屑,不是打人成招.....

【用戶】米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原文】甲乙二人,一負鹽,一負薪,同釋重擔,息樹陰下。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爭決於惠。惠令人置羊皮於地,以杖擊之,見有鹽屑,曰:“得其實矣。”負薪者乃伏罪。——《北史•李惠傳》【今譯】甲乙兩個人,一個背著食鹽,一個背著柴薪,一同放下重擔,在樹陰下休息。兩人休息之後,再起身趕路時,為一張羊皮爭吵起來,都說羊皮是自己墊在肩背上用的,二人爭吵著,來到官衙,要李惠(北魏時人)長官作出裁決。李惠讓人把羊皮放到地上,用木杖擊打它,然後拿開羊皮,發現地上有不少的食鹽碎末,便說:“我知道實際情況了。這張羊皮,原本是背鹽者之物。”那個背柴的人,便認了罪。資料來源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16577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北史.外戚傳》)李惠推理審度ㄉㄨㄛˋ來判斷羊皮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