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下列有關幼兒評量的敘述,何者正確?
(A)幼兒評量首重在於能展現幼兒的最佳潛能。
(B)教師的個人觀察過度主觀不適合作為幼兒評量的方法。
(C)為了避免測驗的標籤效應,教師不宜使用標準化測驗工具來評定幼兒。
(D)為了追求客觀,教師應盡量應用標準化評量工具來評定幼兒行為能力、成就或人格特質。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8111
統計:A(1612),B(433),C(450),D(279),E(0)

用户評論

【用戶】Nina Li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正確觀念:其實教師觀察記錄法仍可實施,但教師得避免自己過度主觀。→但該句意思:因為教師會過度主觀觀察記錄幼兒,所以別採用此法。換句話說,這句話還是不太對勁。

【用戶】Jemmy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以下是我自己見解(若有誤敬請指正)相對於科學性質研究,質性研究的客觀性在以前科技不是那麼發達年代裡「人」的涉入成份相當備受質疑,因此,質性研究一直在客觀性上尋求突破,因此近代才出現「現象學--胡賽爾:「存而不論」」概念來訴說事件的脈絡,也就是,研究者積極尋求事件中相關證據的「發聲」,盡量做到還原現象本質,而這當中「不論」的是觀察者涉入其中的「意識形態」,所以,研究者退到證據的蒐集者而非整個研究的發言者。這當中第一手資料在質性研究裡佔著非常重要角色,依幼教現場來說,老師的觀察紀錄就是第一手資料,但為讓第一手資料發聲的更具客觀性,就需要有科技器材介入,例如:錄音筆、錄影機等,另外,打成逐字稿後,教師為讓提昇「資料客觀性」必須邀請專家或同儕進行討論。因此,B選項說的是真的:「老師會有主觀涉入」,但也不能因為一項缺點而全盤抹煞掉質性研究的價值,所以,後面就需要改成「需要加入提昇客觀性的資料作驗證,以確保評量能真實測量到孩子能力」

【用戶】joan3529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換個角度想,如果因為老師的個人主觀,不適合評量,那是不是老師就不要寫觀察記錄了?不可能吧!

【用戶】Kes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C)為了避免測驗的標籤效應,教師不宜使用標準化測驗工具來評定幼兒。哪裡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