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關於中國古畫的手卷形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讀畫的順序是由左而右
(B)手卷中畫面所在的地方稱為畫心
(C)讀畫時一定是一邊鬆放一邊捲收
(D)因應手卷形式,款題最好改為橫式由左而右書寫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95289
統計:A(77),B(915),C(287),D(37),E(0)

用户評論

【用戶】Qilun Hua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中國古代的一切圖書,原本都是可以舒展的,如:竹簡、木簡,便於閱讀。 以后的书法、绘画作品的装卷,即是竹简、木简形制的演变。以後的書法、繪畫作品的裝卷,即是竹簡、木簡形制的演變。 手卷是装潢中最复杂的一种形式,其中结构的排列顺序是:“天头”、“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拖尾”。手捲是裝潢中最複雜的一種形式,其中結構的排列順序是:“天頭”、“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畫心” 、“正隔水”、“拖尾”。 等多个部分组成的。等多個部分組成的。 为了使“天头”、“引首”、“拖尾”与画心等分开,其间需要有相隔的镶条即:“副隔水”、“正隔水”。為了使“...

【用戶】Chiao Chiao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答案是不是讀畫時也可以全部攤開?不一定要一邊收一邊捲?

【用戶】Ivy Che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我也選C,不過好像有聽說過也可以整捲攤開在桌上欣賞?大概是錯在"一定"吧

【用戶】魅影埃及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手卷的形式源自古籍,春秋迄漢所盛行的簡策,就是把寫有文字的竹木片,先以繩帶穿連,再編成可以收捲的橫長條形。東漢以後,紙絹的使用雖逐漸普遍,但仍常沿襲簡策的作法,裱成手卷。所以,在唐代以前,卷一直是主要的裝裱形式。  書畫手卷的橫展形式,是在末端粘裹一支木棍,藉此為軸心,以利舒捲。其前端,以天杆將裱綾撐起,杆上附有帶子及別子,作為捲收後繫綁與固定之用。卷的背面近天杆處,裱有包首,具裝飾及保護的作用。包首上附有題籤,讓人毋須展卷,便先知曉此件的名目。原本古畫的題籤,多裱在卷內,卷首的天頭很短;元明以後,題籤漸由卷內移往卷外,卷內天頭始加長,因而發展出引首,形制更趨完備。引首多以篆隸體書寫畫名或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