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下列哪個學說強調教育只是訓練機械的行為習慣?
(A)心靈實體說;
(B)心靈狀態說;
(C)唯物主義的心靈論;
(D)實驗主義的心靈論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99984
書單:教育科學之父--赫爾巴特、心靈實體說(伍振鷟)、心靈論表格整理&代表人物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教育哲學中討論心靈論與教育的部份  其共有五派說明如下:(1) 心靈實體說:柏拉圖、笛卡兒。官能心理學、形式訓練說、重理智(2) 心靈狀態說:Hume、洛克、赫爾巴特。課程內容的重視(經驗與直觀並重)(3) 唯物主義心靈論:巴夫洛夫、華生Watson。刺激反應連結、教育萬能論(4) 實驗主義心靈論:杜威。經驗(心靈)主動性的注重(5) 完形心理學:馮德、柯勒、卡夫卡。頓悟、學習情境完整性、學習方法運用

【用戶】Hsuan-Lin Ch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Selina Yu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訓練行為:唯物

【用戶】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心靈實體說:源自理性主義,心靈是先天,需進行官能訓練。著重記憶、抽象思考,不重實用。重通才。*心靈狀態說:經驗是後天吸收而來,藉由感官、反省會合成觀念。*唯物主義的心靈論:「物質」為唯一存在。認為教育萬能,是行為養成的歷程。刺激-反映建立連結,增強力量成為習慣→行為主義。*實驗主義的心靈論:BY杜威。將知識作為適應或解決困難的工具。提倡做中學,教育是不斷地重組經驗,重視經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