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下列的文意敘述,何者有誤?
(A)「莊周貸栗」說明「外物不可必」的道理
(B)「郢書燕說」乃言「穿鑿附會」,並暗批儒墨二家「法先王」之見未必合理
(C)在〈對楚王問〉中,宋玉以鳳、鯤和鷃、鯢相比,說明世人之間差距極大
(D)〈滕王閣序〉中提到「酌貪泉而覺爽」,指的是清廉自得。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12459
統計:A(84),B(344),C(479),D(344),E(0)

用户評論

【用戶】Amy Lin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C) 對楚王問中,面對楚王的詰問,宋玉不正面解釋楚王的疑問,先用唱歌比喻,再用鳳凰鯤魚、小雀小魚對比,說明了自己才高被妒忌的情形。

【用戶】我行,我能,我一定成功。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對楚王問--宋玉(國學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二)【原文】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1]與?何士民衆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2]中者,其始 曰【下里巴人】[3],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ㄒㄧㄝˋ謝)露】[4],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5],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ㄓˇ只)[6],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7]高,其和彌寡。故鳥有鳳而魚有鯤[8]。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 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ㄧㄠˇ咬)冥之上;夫藩籬之鷃(ㄧㄢˋ雁)[9],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於崑崙[10]之墟,暴[11]鬐(ㄑㄧˊ 其)[12]於碣(ㄐㄧㄝˊ...

【用戶】108國小正式老師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莊周貸栗」說明「外物不可必」的道理 「外物不可必」不要以主觀的角度去希望周邊環境來配合自己(B)「郢書燕說」乃言「穿鑿附會」,並暗批儒墨二家「法先王」之見未必合理

【用戶】姿雨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D)酌貪泉而覺爽︰志節高節的人置身污濁的環境也能保持操守。貪泉︰《晉書‧吳隱之傳》記載,隱之赴廣州刺史任,離州二十里地處,名石門,有水稱為貪泉,傳說凡飲貪泉水,必然會貪得無厭。隱之飲泉水,且賦詩︰「古人云此水,一歃煞,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到任後,操守更嚴。

【用戶】Amy Lin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C) 對楚王問中,面對楚王的詰問,宋玉不正面解釋楚王的疑問,先用.....看完整詳解

【用戶】我行,我能,我一定成功。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對楚王問--宋玉(國學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二)【原文】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1]與?何士民衆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2]中者,其始 曰【下里巴人】[3],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ㄒㄧㄝˋ謝)露】[4],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5],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ㄓˇ只)[6],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7]高,其和彌寡。故鳥有鳳而魚有鯤[8]。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 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ㄧㄠˇ咬)冥之上;夫藩籬之鷃(ㄧㄢˋ雁)[9],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於崑崙[10]之墟,暴[11]鬐(ㄑㄧˊ 其)[12]於碣(ㄐㄧㄝˊ...

【用戶】謝謝阿摩..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莊周貸栗」說明「外物不可必」的道理 「外物不可必」不要以主觀的角度去希望周邊環境來配合自己  (B)「郢書燕說」乃言「穿鑿附會」,並暗批儒墨二家「法先王」之見未必合理

【用戶】姿雨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D)酌貪泉而覺爽︰志節高節的人置身污濁的環境也能保持操守。貪泉︰《晉書‧吳隱之傳》記載,隱之赴廣州刺史任,離州二十里地處,名石門,有水稱為貪泉,傳說凡飲貪泉水,必然會貪得無厭。隱之飲泉水,且賦詩︰「古人云此水,一歃煞,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到任後,操守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