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誰主張「正其誼,適(足)以謀其利;明其道,適(足)以計其功」?
(A)孟子 
(B)孔子 
(C)顏元 
(D)蔡元培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4447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Tiff Zeng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董仲舒「正其誼,適足以謀其利;謀其道,適足以計其功」:顏習齋,顏元,功利主義、實利主義

【用戶】趙明道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人生的意義在於安頓,安頓什麼呢?安頓人的身、心、知三個層面,安頓身,如飲食;安頓心,如助人;安頓知,如讀書,安頓之中,安心為先,任何使心不安的安頓皆使會人痛苦難當,故而安心為善,違心為惡。董仲舒所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乃是指出,正誼及明道,皆是為了安頓吾心,而非滿足身欲的手段,若一入手段,便會違心痛苦而成惡了,所講的是行德之目的。至於顏習齋所講:「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看似完全相反,要將正誼明道成一圖利之手段,如此習齋可謂高等小人,殺人不見血,罵人不帶髒字,然而揆諸史實,習齋乃為一摩頂放踵之君子,事事已天下國家為己任,思想行為怎會如此不搭調,想來該有另一番解釋,那就是,董仲舒的說法雖然不錯,但是後世淺妄之輩,往往會誤解其意,而以為只要顧好自己,不會影響到別人即可,所以「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要知道正誼謀明道的最高境界,便是在獨善其身之後,能夠兼善天下,如此怎能不計較正誼明道的結果是帶給世人好處還是壞處呢?如此怎能不完備計畫使結果完善,以求內心完全安頓呢?所以仲舒習齋,皆是求己心安頓,不過仲舒講的是行善的純粹,習齋講的是行善的完備。

【用戶】黃小秋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翻譯:誼=義,有仁德的人,做事情只知道什麼事應該去做,便全力以赴,絕不謀求個人的私益。讀書人著重的是,明白事情的道理,而不去計較個人的功業如何彪炳。→動機論顏元:「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翻譯:做事時除了要思考應不應該做以外,也要考慮自己或國家的利益。讀書人著重的除了明白事情的道理,也要計較結果與成效。→結果論故人淺見與翻譯,有誤請指正~

【用戶】努力!努力!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謝富樂:工作-成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