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他寫湖心亭: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雪、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深夜獨自到湖上看大雪,他顯然不覺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學的必要。但是,國破家亡、人事全非、當他在為自己寫墓誌銘的時候呢?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㠞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龍應台<寂寞>)
【題組】作者提及張岱於湖心亭賞雪時的心情應該是:
(A)寂寞
(B)孤單
(C)雅興
(D)淒涼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9276
統計:A(29),B(21),C(131),D(24),E(0)

用户評論

【用戶】angie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http://www.gudianwenxue.com/article/494.html 這個網址裡面有完整解析了 張岱當時的心情~ 所以還是要多閱讀古文 才能馬上寫出答案唷~

【用戶】最後階段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幫你貼上囉^^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

【用戶】黑色五葉草魚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他寫湖心亭:

【用戶】最後階段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幫你貼上囉^^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

【用戶】黑色五葉草魚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他寫湖心亭:

【用戶】Vagus nerve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霧淞 沆碭 ㄏㄤˋ ㄉㄤˋ,白氣瀰漫的樣子。